怎样才能很好的平衡学习和玩的关系?

#学与玩#

很遗憾很多人没有遇到好的老师和际遇,没能学会怎么自主的把学习变成一种高级的玩耍。

大体来说,对于“天才”而言,“学习”是一种自己设计和寻找关卡的通关游戏。其好玩、耐玩的程度远胜市面上销售的游戏千万倍。所谓的“天才”,只是沉迷这种游戏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对于真正体会到学习这门至高游戏的乐趣的人而言,需要平衡的是沉迷于探索和思考的乐趣而对身体造成的负担与损害。是因为这种学习的毒瘾根本上于人有害,所以不得不强制ta脱离出来好歹站起来走几步、尿个尿、喝喝水、吃点饭、放松一下视力。——“你非要这样你可爽不了几年”是迫使ta们不情不愿地放下手上的研究去干点别的主要原因。

如果ta们够幸运,会发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良好身体条件对把学习玩得更有快感很有好处——否则虽然兴趣浓烈,但是腰酸背疼、眼睛昏花和大脑缺氧会严重的折损乐趣。

学习本身就是玩,这其实是在要求平衡超好玩的玩和没那么好玩的玩而已。

这才叫“学与玩的平衡关系”——“玩”只是为了更好的享受学(学的地位将来会被工作代替),若不是为这点价值,“玩”真的没有必要存在。

而一般的所谓学与玩的平衡关系是什么东西呢?是“我都学了这么久了,总可以玩一下了吧,你们要讲学与玩的平衡关系啊”,是“你都玩了这么久了,总该学一下了吧,你总要讲一下学与玩的平衡关系啊”。

说这种话的人,是想要通过讨价还价设定一个公允的“比例”,来确保“主学派”和“主玩派”能减少摩擦和争议。

只是这样谈判,都意味这样的谈判没有意义。所谓的“学”只不过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做个样子给家长看,好让家长保留着“ta将来还有有出息的可能性”的最后一点幻想罢了。

如果你没能让子女体会到学习本身的乐趣,没能成功的让ta们进入第一种模式,你要做的不是跟ta启动所谓“学与玩的平衡”的谈判把戏,而是不断的再换老师、换题材、换科目,直到ta可以在某一个门类里进入这个境界为止。

提高ta的眼界,培养ta的饥渴,让ta不至于满足于“获胜CG”带来的那点快感,要带ta多接触那些神人,近距离的去观赏那些思维的艺术,那些令人神往的、如同魔法般的技艺,让ta不但看到观者如山的荣耀,还要体会到自己内心中由衷升起的那种敬畏。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人为什么会喜欢那些斯金纳机式的“玩”?

说到底,其实是好东西见得少了,心太窄了,于是立志太低了。


可惜,“看见好东西”,没那么简单啊。

不懂的人看什么都只能看个热闹,而大部分父母们缺少欣赏本身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听说什么什么好、只不过道听途说,勉强拉着孩子去接触,往往结果是看完之后大眼瞪小眼——“没觉得有啥好的”。

看芭蕾,看不出演员的优雅身姿背后的功夫;

看围棋,看不出那石破天惊的一手如何让人不敢作声;

看射箭,看不出那简简单单的一举一拉一靠的完美无暇;

……

这一份看得见什么是好东西的眼光,其实是父母们欠子女的一份学习债。

身为父母拥有的鉴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女可能立下的志向的高度。

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种种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缺少那种心弦颤动的共鸣,这份麻木和漠然是会传染给子女的。

失去了这种共鸣,剩下的自然就全是比甜、比鲜、比大、比爽这些直通感官的东西了。

而既然是这样,有什么比得过游戏、AV和毒品呢?

这些东西已经工业化了,要享受只需要给钱就可以了,于是子女的人生追求——也别说子女了,就是父母自己又何尝不如此——就变成了搞更多的钱好继续为更多更强的感官刺激买单。

所谓的多元价值,不过是一句空话。

你提供不了钱不能衡量的价值,你当然就只好去提供钱可以衡量的价值——那就一天到晚都在比比别人更便宜、更快。

于是子女们岂能不落入那个只比成本、比利润、比效率的血腥红海?岂能不落尽那个最长的天梯、最冷酷的绞肉机里去呢?

到时候再喊“内卷”,喊“绝望”,喊给谁听?

为人父母,却不知世上除了官能快感之外还有什么能让灵魂颤抖的美,这其实是不行的。

这不是说要你现在就要学会怎么去欣赏。你如果确实自己无能为力,你至少要明白出路在这里

这意味着你要知道闭嘴不说或者少说“不能吃的东西没有用”

这样下一代跨过这条天堑的难度就会小一点,就可能尽管学不会什么神技,但至少学得会识货。而“识货”的下一代,就很有希望在下下代培育出出“读书种子”——创造出实质意义上的表现卓越的天才

天才其实根本不是从“努力”来的,而是【从对正确的东西上瘾】上来的。

真正妨碍家族里出现天才的,是那个化名为所谓“务实”的【文化上的性无能】。

这里的性,不是男女之性,而是人身上的神性。

这是神性的性无能

神性的享乐是人的本能追求,即使在衣不蔽体、朝不保夕的部落时代,那些尚未成型的人类就已经可以饿着肚子围着篝火吟唱歌舞了。因为贫穷、困苦而否决一切精神追求的价值,视为“没用”,是自己在弃绝生而为人的高贵所在,自己要把自己活成野兽、而且要把子女都扭成野兽。

世上哪有不通人事的野兽建功立业的可能?

其实不论多么贫穷,每一代的子女都天生的会随机出现转变的趋势和尝试,只是ta们一代一代的被这个狗娘养的“务实”给一代一代的阉割了。

无论多么贫穷,一个活人到现在也必有几百代先祖,当然曾经有过富有的几代。

只不过ta们一经意外困窘,就又捡起了“肚子都没填饱,还要搞这些没用的”的“实用”论。

这种“实用”论其实是一种可以习得的遗传病。

哪一代好了,就可以荫庇两三代;

哪一代得了,往往也要祸害两三代。

你们看懂这要害所在了吗?

所以,你再说句“不能吃有什么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