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真的就没人管吗?(房地产运营流程和逻辑与烂尾的旁氏必然)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运营流程/逻辑

对于常规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人认知的项目运营流程和逻辑:

  1. 调研立项:开发商对项目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含土地建设规划指标、建筑设计方案、市场去化分析、财务分析等),开发商内部对项目进行上会研讨,项目过审后进行立项。
  2. 获取土地使用权:经政府的土地交易中心平台招拍挂获取土地使用权,或经市场兼并收购渠道获取土地使用权(或公司股权),缴纳土地出让金或收购款,拿到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土地证)。
  3. 项目管理:确定项目管理方案,包括项目设计方案、总承包商、融资方案、项目管理分工、公共事务协调等,签订相关协议/合同,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4. 工程建设:总承包商建设施工,开发商根据预算进行成本管控,根据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款。
  5. 项目预售:营销宣传推广、蓄客,项目工程进度(主体结构、项目投入等)达标即办理预售许可证,进行期房销售,消费者拿自有资金或办理按揭贷款支付给开发商买期房,有关部门对预售资金进行监管,一定百分比作为保证金,其余由开发商根据项目工程进度提取预售资金支付工程款。
  6. 竣工交付:竣工备案、验收,接入市政设施(水、电、气等),办理产权证。
  7. 物业管理:开发商对尾盘进行去化销售,实现去化资产交由物业进行维护管理。

标准化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

合情合理,逻辑自洽。

二、为什么会出现烂尾楼呢?

以上程序,有没有发现问题?问题出在哪?是不是以为只要房开项目坚持到了预售,实现现金流回笼,就没风险了?

先要搞清楚一点,中国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

如果说,以上程序是房开项目的明线,那么暗线就是金融,贯穿着项目全程的资金链,保障着项目每一个环节的正常推进。

为什么会烂尾,绝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开发商没钱了呗。

错,不是没钱“了”,也不是“烂尾之前”才没钱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没钱”。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

中国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而提到金融,自然绕不开杠杆。

三、杠杆是什么?

我只有100元,向你借900元用于投资,合计1000元都放在你手上由你监管,我正常支付你利息,我承诺投资亏损到50元的时候(剩下50元作为保证金),你的900元和我的50元保证金都归你。资金由你监管,风控由你把控,你可以赚取50元的保证金兜底和额外支付的利息,你有什么理由拒绝?而对于我来说,只要保证金不低于50元、可以继续正常支付利息,我的杠杆就可以维持下去,我本来只有100元,实际上我可以支配的钱有1000元,10倍。

这就是杠杆。

同理,我可以支配1000元的时候,你以为我有100元本钱,可能我只有10元。可能我只有1元……

四、监管

举个例子,房开项目向银行申请开发贷,银行会要求建设项目资本金不低于30%,总投10亿的项目,你得自己准备3亿。OK,我给银行看我有3亿,银行放心了,借我5亿8亿的,可是,你怎么保证这3亿是我自己的?

懂一点的人会说,银行会要求土地抵押作为抓手,是的,先不说土地抵押值不值5亿8亿的,银行只知道土地证在我名下,你怎么知道买土地的钱是我的?我给你看我有1000块钱,1000块钱就是我的?

懂一点的人会说,银行会看负债率。哈哈哈,你可别跟我提审计报告、财务报表什么的,会笑。

懂一点的人会说,银监会会对银行业务进行监管。只要不暴雷,银监会监管对程序正义负责,银行业务开展同样对程序正义负责,只要流程合法合规,大家都说得过去,不担责任,对企业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给办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至于暴雷了,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很多房开项目自始自终都是击鼓传花,风险贯穿全程,如果监管不力,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暴雷,烂尾真的不是偶然。

五、系统性风险和“三条红线”

除政府项目外,房地产开发是商业行为,盈利是首要目标,用最小的资金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是绝大部分开发商的宗旨。

任何一个房企,项目立项的可研报告里,项目负责人最关注的内容永远是利润指标,ROI、ROE、NPVR能不能达标,能达标继续看,不能达标做慈善?

利润提供内驱动力,杠杆提供渠道手段,中国人口基数保证市场需求,媒体营销负责舆论风向,房价一路向北,行业长期利好。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出台房地产“三条红线”的调控政策,因为泡沫太大,杠杆率太高,再不去杠杆、降负债,中国房地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快发展成为金融衍生品了,系统性风险太高。

六、讲个故事

现在房市降温,从宏观政策方面进行金融管控,从源头掐死了地产现金流,美其名曰:产业升级,跟供给侧改革一个意思,有些敏感的话就不讲了。

以上都在正常人可以理解的逻辑范畴。说点超出正常人(包括我)逻辑范畴的。

以前有位房企大佬问过我:

搞房地产开发,为什么还要自己投钱?为什么 还要 自己 投 钱?

我一时语塞,上十亿货值的项目,还能不投钱?

故事时间,概不负责。

众所周知,把大象放进冰箱里只需要三步。

我告诉你,以前有些大佬是怎么玩的……

  • 不操盘的玩法:

找到有地(土地证)的卖家,买地,按相关政策项目公司拿地超过了一定期限不允许转让,同时涉及到土地增值税,那么直接买项目公司股权,至于涉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里不展开,协商好先转让股权后付款。

找到要买地的买家,卖地,协商好溢价转让大部分股权,保留小部分股份(干股最好,不参与后续投资,享受后续分红),参与项目二级开发分红,二级同股同投,但是我拿出我所持股份质押作为反担保,向你融资,或者你拿着我们两100%股权出去融资,保证项目二级开发建设资金,所有的资金成本沉淀进项目,我认项目对应股权比例的负债,但是要到项目变现的时候抵扣。

以上同时进行,办妥,用买家接盘的钱付给卖家,无缝衔接。一分钱不出,还赚了股权溢价、股份和项目二级分红。

  • 操盘的玩法:

找到卖地(土地证)的卖家,买地,同上,协商好先转让股权后付款。

拿着土地证找资方融资,银行、基金、信托、险资或者有钱愿意做表外业务的机构,俗称“前融”,核心抓手是土地抵押,哈哈哈……

以上同时进行,办妥,用机构的融资资金付卖家的土地款(股权转让款),项目到手,资金成本沉淀进项目公司作为项目成本。

项目到手,这就是资本。接下来是操盘开发,正常报规报建,转开发贷,两证立项,四证放款,置换掉前融贷款,如果资金拆借有冲突,不能借新还旧(要求先还款后放款),走过桥(短期高利率贷款,日息0.2%左右)解决,开票,所有资金成本沉淀进项目。除了开发贷外,还有在建工程抵押、明股实债等方式获取现金流增量,目的是争取更多项目建设资金,保证项目往前更进一步,坚持到拿到预售许可证了,实现销售回款了,这个项目可以说八九不离十了。

如果中途资金压力大,现金流断了,只要有人愿意接盘,价格合适,该甩卖甩卖,毕竟目的只是赚钱,在项目的什么阶段退出没有区别,赚多赚少而已。

以上,所有资金成本沉淀进项目,只要项目最终有人接盘(市场销售也算消费者接盘),那么前期投入全部解套。

知道房价为什么高了吧?而且,不要以为现在土地卖那么贵,这么操作开发商有没有利润,有很多大佬手上握着十几年前买的土地,价格堪比白菜价,只是受限于土增税,变现有点复杂,但也只是算账的问题。

七、写在最后

以上玩法,只适合高级玩家,整体规划布局和操盘难度有多高,什么级别的人能操盘这样的项目,操盘手背后有多大的能量能运作的起来,有点专业基础的人或者业内人士心里自会掂量。

这种操盘模式运作的房开项目不是常态,但是中间一些操作环节在绝大多数房地产项目上都适用,很多项目背后的风险难以想象,烂尾真的不是偶然。

不过,随着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和行业政策的调整,监管机制的健全,楼市发展也越来越规范、有序、健康……

有人说,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你要是只看钱,是的。

但是,真的是空手吗?

空手能把各方势力和资源进行整合、对各个实操环节把控如此精准吗?

资源整合,不要对资源有误解,更不要对整合有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