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思想是PUA吗?(是弃暗投明还是叛徒的阶梯顺序与取舍抉择:真理和信仰>价值观>情绪价值>知识>物质利益>陌生人>破坏的人)

 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与人的交往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然而有些交往与合作是长期的,有的则是短期,可能面临着决裂甚至反水。

  当我们在继续合作与终止合作之间是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是否选择“忠诚”,确实容易让人陷入左右为难。历史上有很多人物,虽然同样是反水,有的被历史评价为“弃暗投明”,而有的则被评价为“叛徒”。

  那从历史长河来看,究竟该对谁反水,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水才是正确的选择呢?更多的,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有大是大非的选择,但是长期与短期的合作应该如何把握呢?

阶级和民族思维

  辩证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而不是英雄。虽然在影视作品中,英雄一直在拯救人民,但实际上,是人民造就了英雄。

  影视作品中的英雄都有着“超能力”,但现实中的英雄也只是人民的一员。只有他站在人民立场的一边时,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从而获得强大的力量,从而成为英雄。

  由此可见,在乱世之中,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才是正确的选择。在这相选择之下,如果胜利了,将会成为英雄,哪怕失败了,也能成为烈士,成为被人称赞的历史人物。

  这条原则之下,是否该忠君,那就要看君主是否始终顺应着人民的意愿,还是靠着职权享乐了。一个顺应人民意愿的仁君,我们当然是应该对他忠诚,帮助他治理好国家。

  但是,对于贪图享受,荒淫无道的君主,哪怕他给我们再多的好处,我们也应该选择站在人民一边推翻他,这才是弃暗投明。

  站在人民的立场去思考,这即是阶级思维,要求我们必须有着清晰的阶级意识和阶级立场,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

  在大是大非面前,阶级思维很重要,民族思维也很重要。如果我们的民族被其他民族压迫,歧视,凌辱,屠杀,那自然应该站在民族大义的一边,团结起来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

  这里并不否认民族的融合。在平等的前提之下,民族在混居中逐渐学习对方好的一面,抛弃自己不好的一面,实现逐步融合。很多现代的民族就是古代民族融合的结果。

  民族融合的前提是民族平等,而不是一个民族把快乐建立另一个民族的痛苦之上的融合,更不是一个民族消灭另一个民族。

  当阶级思维和民族思维出现冲突的情况哪个优先呢?个人认为民族矛盾的本质依然是阶级矛盾,所以阶级思维应该更优先。

  但是,如果敌对民族的思想被他们的统治阶级蒙蔽,那也只能先努力实现自己的民族解放,再取得阶级斗争的胜利,然后才能再有基础去解放敌对民族的被统治阶级。

现实身边的选择

  由于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没有战争,所以前面这些大是大非选择的问题几乎遇不到。但是,我们在社会活动中,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而这些人之间也会有矛盾,我们应该如何做支持哪方的选择呢?

  这里就有一个顺序了,个人推荐的排序是这样的:

真理和信仰 > 情绪价值 > 知识 > 物质利益 > 无瓜葛人 > 搞压迫的人

  真理和信仰之所以放在最高的位置,是因为它牵扯到了人的三观。在这个价值取向多远化的时代,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共同思维方式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遇到这样志同道合的人,应该好好珍惜,其它一切的利益都不值得对这么难以遇到的人反水,因此排在了最高位。

  排第二位的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的积累即是情感。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包括你的恋人,你的关系好的亲人,你的好友。这些人给你快乐,这即是情绪价值,而你认可他们能给你快乐,这即是情感。

  情绪价值之所以要低于真理和信仰,是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能也会闹些矛盾,导致情绪损失,但是相比共同的价值取向,情绪损失就变得很渺小。

  情绪价值也是有多有少的,其中最大的情绪价值是“尊严”。如果尊严被亵渎,那是巨大的情绪损失,有时候值得用生命去捍卫。

  排第三位的是知识,学习知识能满足你的求知欲,有了知识,它可以让你为社会做贡献,也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创造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而排在第三。

  那知识和情绪价值之间比较呢?想象一下,一个教我的老师,我从他那里能学到知识,可是他天天罚我,当着很多人的面羞辱我,我会如何选择?

  我会选择反水,因为知识是圣洁的,如果有老师用带着负面情绪的方式传授,是对知识的亵渎。我宁愿失去这些知识,也不接受情绪损失。

  因此,虽然知识重要,但与情绪价值比起来,还是要轻一些的,所以知识被排在了第三位。

没有精神压力的反水

  前面介绍了三种在我心理的天平上分量最重的价值,后面的这些,在我心理的天平上就要轻了许多,所以反水,不忠诚,我认为不应该背负任何精神压力。

  先说物质利益。你在公司上班,为你老板提供劳动力,老板为你发工资,双方只要遵守契约即可,只要不违约,没有人拦着你跳槽,也没有人拦着你的老板一直雇拥你。

  所以说,员工在遵守契约的前提之下跳槽,或者老板在遵守契约的前提之下辞退员工,都不需要背负任何精神压力,因为双方都是冲着利益来的。员工为了获得工资,老板为了实现资本增值。

  从中可以看出,相比知识,物质利益就要渺小了很多。物质利益大都可以用金钱恒量,唯独生命占据着物质利益的最高位置,几乎无价。很多历史上的英雄为了探索真理失去生命,所以与知识比起来,生命还是要轻一些的。

  有了知识,可以把知识用于劳动创造价值,自然就有了金钱,可以购买物质利益。但即使有钱,如果自己不爱学习,也掌握不了知识,这也体现出知识高于物质利益的地方。

  我的事业的选择也是坚持知识优先,虽然我的数学基础让很多人劝我做金融,但我的兴趣在于自然科学,所以后来走上了科研道路,虽然不如做金融收入高,但给了我更多学习知识的机会。

  没有瓜葛的人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只是见过几面,谈不上反水的问题。而最后指出的搞压迫的人,则是指那些给你造成情绪损失的人,这些人在心理天平上的分量还不如没有瓜葛的人。

  这些人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是你的老师,可能是你的老板,等等。如果他们给你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痛苦,那反水这些人,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他们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对他忠诚(参见如何走出老师的伤害?)。

  如果对这些人忠诚,那就是患上了“斯德歌尔摩”综合症,也会被指责“奴性十足”。不要觉得夸张,我见过的这种愚忠的人也有很多。

如何要求他人对自己忠诚

  我相信很多人心理天平上对价值的排序和我是一致的,由此看来,物质利益,是无法买到人的忠诚的。要想换取人的忠诚,如果志同道合很难做到,那情绪价值才是关键。

  历史上的刘备是如何用情绪价值换取下属忠诚的呢?刘备没有给下属多高的待遇,但是他能提供的情绪价值是别人给不了的,这里用几个事例来说明。

  首先是张飞因为酒后打了吕布的岳父,导致刘备的老婆落到了吕布手里。张飞想要自杀谢罪,刘备不但原谅了张飞还安慰他: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可续?

  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在乱军之中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却要把阿斗摔死。他是这样描述理由的:阿斗你这小兔崽子导致我的爱将身陷险境,罪该当诛!

  在华容道一战中,关羽念及旧情放了曹操,按照军令状将脑袋不保。刘备却大哭为关羽求情,表示如果关羽被砍了头,自己也不想活下去了,诸葛亮因此饶了关羽。

  刘备在东吴娶了孙尚香以后,面对着孙权的追兵,他下马对孙尚香深情地说:我知道他们是想杀我,但我的仰慕你的才华和美貌,冒着生命危险来娶你。今天为你而死,我死而无憾!

  最后刘备在白帝城临死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如果我的儿子实在扶不起来,你可以做皇帝承担兴复汉室的大业!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刘备用语言表达出了这些人在他心中的地位,虽然给不了很高的待遇,但是却用巨大的情绪价值换取了这些人的忠诚。

  父母提供的只是生命和物质利益,这是先手优势,如果父母能提供情绪价值,那子女自然应该非常忠诚。但是,如果父母天天使用语言暴力,那会怎样呢?

  显然,物质利益和生命的份量低于情绪价值,而父母造成了情绪损失,所以子女反水理所当然。至于父母指责这样的子女是“白眼狼”,在我看来并不是。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由于自己没有生存能力,我不建议公开反水,而应该忍耐,做好面子工程,把这种父母哄高兴,利用他们的物质让自己成长,等有了力量,再反水也不迟。

  类似的,老师为学生传授知识,如果能同时提供情绪价值,那学生也会很忠诚。但如果老师滥用职权惩罚学生,羞辱学生,那会怎样呢?

  羞辱意味着是对尊严的践踏,这是巨大的情绪损失。老师传授的知识的份量低于情绪价值,因而这样的老师被反水也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那些听了老师的课又举报老师的学生,这里面可以推断一下。只有有偿补课才违规,所以这样的老师更看重物质。而学生极有可能不接受老师带来的情绪损失而反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真正不会忠诚的人

  前面说的,由于不接受情绪损失而反水的事例,根本算不上违反道德,所以就算一个人有多次这样反水的记录,在我眼里也是“弃暗投明”,而不是“叛徒”。

  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是极为恐怖的。这类人由于童年环境的原因(通常是情绪伤害过深,或者是物质极度缺乏),彻底放弃了对信仰,对情绪价值和对知识的追求,那剩下的追求,就是物质利益了。

  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他们只会对物质利忠诚,漠视信仰,漠视情绪价值,对知识也只当成谋利的工具。

  与这类人打交道,永远不要指望他们能忠诚,不要谈感情,唯一的相处模式,就是仅仅在利益上互相利用就可以,对关键信息也不要轻易透露,毕竟他们会为了利益无底线反水。

  这类人自己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们会抬高人的动物属性,矮化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别人把他当成朋友,他们则会把别人当成工具。

  在职场上,他们的社交都是为了利益;在情场上,他们与异性的接触都只是为了肉体欢娱,鄙视真情。极品渣男,极品拜金女,都属于这类人。

  这种人可能会发大财,毕竟一心为了利益,那得到的也是利益。但是,在我们眼里,一个没有情感,没有信仰的人,就算再有钱,再有权,恐怕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忠诚。在阶级立场和民族大义面前,我们应该站在人民一边,哪怕牺牲了,历史也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评价。

  而在现实生活中,值得我们忠诚的是真理和信仰,情绪价值,还有知识,相比之下,物质利益就要放在比较轻的位置上了。

  当这些东西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站优先级高的事物一边。而面对压迫,我们自然不应该再忠诚,反水理所当然,不要有任何压力。

  如果我们想让他人对自己忠诚,靠着物质利益是买不到的,只有提供情绪价值,让感受到了我们的赏识和珍惜,才能得到他们对自己的忠诚。

  我们也应该警惕一部分只对物质利益忠诚的人,这类人永远都不可能忠诚。我们可以与他们互相利用,但千万不要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