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不下去,但书评称此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为什么很枯燥?(因为在这个年代,你所喜欢的一切,都是「简化」过的,那列夫·托尔斯泰老爷子在干嘛呢?他老人家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拼命告诉你——世界的「复杂性」;我把名著给简化成「复杂性」这三个字了,这种概括和简化,应该是能让大脑感到舒适的,但它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希望你记住这一点)

你当然读不下去。

因为在这个年代,你所喜欢的一切,都是「简化」过的。

你对人的理解是简化过的——这个是「渣男」,那个是「学霸」,要天价彩礼的那就是「拜金女」。

你吃的是「预制菜」,喝的是「奶茶」——两者的特点都是里面加了多少东西你甭管,好喝就完事了,你要做的仅仅是小手一按、下单到家、拆包装插吸管。

你所读的东西、看的电视剧是简化过的——每个人的性格都好概括,不是「霸总」 (包括女霸总)就是「傻白甜」。包括你说的金庸小说,其中大部分人物的性格也是好概括的,例如我们想到小龙女就想到「高冷」二字,想到黄蓉就想到「刁蛮」二字,想到韦小宝就想到「混混」二字。

(当然了,金庸书中的人物并非都这么简单,也有一些性格复杂的人物。)

那列夫·托尔斯泰老爷子在干嘛呢?他老人家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拼命告诉你——

世界的「复杂性」。

就拿你说的《安娜·卡列尼娜》举例吧。

(本文5000字,需要阅读时间10分钟。)

1.人物的复杂性

安娜出轨了,不仅出轨,她好像还毫无愧意,满脑子只想着怎样让自己开心。

她不仅要情人,还要自己的孩子——「既要又要」。

她一方面不愿意跟老公离婚,另一方面又「吊」着情人,就这样拖着两个男人,她还不满足,每天都要情人向她表示他爱她,一点儿没被满足,她就要去自杀以让情人后悔。

要是放在今天,「渣女」这帽子怕是要牢牢扣在安娜的头上了。

她一定能成为很多网络愤青借以发泄他们生活中所受到的委屈和不平的靶子。

反正一个人一旦被「渣」这个标签贴上,那就怎么骂都没关系。

爽吗?爽吧!多简单啊!

可如果你实际读完过整本书,你就会发现,自己对安娜这个人物,好像恨不起来,也不觉得她有多「渣」。有部分同理心强的人,甚至会同情安娜——就像书中人物陶丽一样。

这是因为托尔斯泰把她描写得就像一个捍卫自由的斗士一样——她处在妇女深受限制、男女极端不平等的年代,却敢像男人一样声张和追求自己的权利。

她就像飞蛾一样不管不顾一切扑火,尽管香消玉殒,却为我们展现出了另一条可能性,让我们看到女人也是像其他人类一样有着其欲望和野心的,而这种野心会以一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整个社会为之震惊。

安娜代替所有妇女犯下了她们所有人都不敢犯下的「罪孽」,并将那些罪过都揽于一身,最后代替她们去毁灭(这是很典型的基督教精神)。

在名著中,作者很少直接发表对某个人物的看法,但TA会引导你,让你按TA所希望的方式去想。

《安娜·卡列尼娜》的引导非常清晰明了——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描写了安娜的哥哥奥勃朗斯基出轨的故事。

通过他的出轨故事,我们得知:在上流社会,男性出轨不是什么大事,「懂事」的妻子甚至应该包容这一点。

作者选奥勃朗斯基作为出轨的男主角,是因为他是书中最能代表俄国19世纪上流社会价值观的一个人物——他在上流社会混得如鱼得水,和谁都相处得好,比谁都能享受身为特权阶级的生活,把上流社会的潜规则摸得比谁清楚。

他敢不掖着藏着的事,那是真的不用掖着藏着。

所以他出轨了,那就大大方方出轨了。

老婆不理他,他还觉得是老婆的不对,是老婆耍不该耍的小性子,害他还得说谎去哄她呢!

有了作者在一开始埋下的这个铺垫,到后来安娜出轨,我们就会产生疑惑:

1.出轨在上流社会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2.为啥对男人出轨和对女人出轨,社会的反响差别这么大呢?

(很多读者都不会注意到作者的这个铺垫,这是因为在今日,情况也没有多大改善——男女仍然被「双标」对待。很多读者甚至完全不会有「为啥男女出轨下场不同」这样的疑惑,这是因为,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对两性仍然是差别对待的,不值得震惊和额外关注。)

所以如果要回答「安娜是否做错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只好回答,「错了,好像又没错」。

因为从狭义上来讲,安娜错了;但从广义上来讲,错的是社会。

你不能脱离「公平」讲法律和道德。

我进一步追问,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是不是个人渣?

如果你认真看过书,你可能会感觉,「他是挺渣的,但我好像还挺喜欢他的」。

奥勃朗斯基对妻子就像对物件一样,坏了就不再珍惜;他随意挥霍,一餐饭的前菜就要吃掉30个生蚝,使家中负债累累,导致身为贵族的妻子居然只能穿打补丁的衣服;他不关心家务和子女教育,把所有负担都压在妻子头上;他没什么才学,官职是靠关系来的,而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甚至在钱不够花的时候,又通过关系去搞到了第二份工作;

这些都说明,这个人物「渣」透了。

可他同时又是那么友好亲切,对待最上级的人物和最下级的人物都一视同仁;他在好友想不开时会睿智地提醒他,“生活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由光与影组成的”,防止他钻牛角尖走极端;他在面对一大群兴趣各异的客人时,只是简单说了几句话就让现场尴尬的气氛融洽起来……

这个人物走到哪里,欢快的气氛就跟到哪里。他直率而友善,除了对妻子,他对所有人做的都是好事。这让人恨他恨不起来。

这也让我们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这个人物。

甚至当朋友问我们,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好人」时,我们都觉得很难回答。

你看,这种感觉是不是很不爽?

大脑最讨厌这种暧昧的情况。

大脑就像一个抠抠搜搜的公司老板,他喜欢一切都简单而有序,这样能少耗费自身资源。「标签化」能让事物变得简单,所以大脑喜欢它;「偏见」有助于让我们凝聚成集体,因此大脑也喜欢它。

可名著偏偏让人物难以被「标签化」,「偏见」难以形成。

因此大脑就不爽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读名著不仅不爽,还觉得不想读下去。

就像一个不想做自己不擅长学科功课的孩子,大脑也会排斥这种让它不舒服的局面。

于是它就会指使你放下名著、刷抖音去。

闲话少说,关于「人物的复杂性」,我们在书中其他人物身上也可以看到。

列文明明是个五大三粗的俄国糙汉子,心思居然那么敏感细腻,细腻到就连二次元男主角都比不上,吃起醋来比小女生还夸张……

伏伦斯基是个花花公子,但是他对安娜其实很负责任,对自己的生活也很负责任,这表现在他认真打理家务、能省就省、想尽办法开源、尽力为安娜营造一个让她舒适的生活环境上,这种务实的精神似乎和我们想象中的轻浮的「花花公子」形象相去甚远……

哪怕是「完人」吉娣,全书中最大度的女性角色,在面对「和自己一样患了相思病」的女孩时,也本能地排斥她、不喜欢她(这里托尔斯泰所描写的心态真的非常微妙,女孩子因为失恋而受伤、在面对另一个因失恋而受伤的女孩时,下意识的反应居然是排斥);

在读完全书后,读者感到,每一个人的形象都很立体而饱满,也很真实,却不是很清晰。

他们很难被明确地界定和分类。很难用一句话形容。很难说究竟是好是坏。

而这,正是托尔斯泰写作的目的所在。

他想告诉我们,人是复杂的,人性是复杂的,不要随便给人贴个标签,然后就堂而皇之地不去了解TA。

我觉得要喜欢一个人,就该喜欢他这个实在的人,而不是喜欢凭空想象中的人。——陶丽

2.生活的复杂性

读到这里,你已经超过80%的人了。

现在做个快速问答。

请问,你暗恋过的女神,曾拒绝过你一次并让你狠狠伤心的女神,在终于答应了你的求婚后,你俩的婚后生活,会幸福吗?

A. 幸福,那可是我的女神啊!

B. 不幸福,幻想都是用来打破的。

如果你常逛知乎,大概率你会选B。

那么托尔斯泰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

嗯……既幸福,又不幸福。

或者说……反正没想象中幸福,但又比想象中幸福。

你看,是不是要抓狂了?

具体来讲,托尔斯泰给出的答案是:一方面,你因为获得了想要的婚姻生活和女孩而感到幸福,你因为这个女孩确实很善良而感到幸福;另一方面,你发现她也有你所不喜欢的一面,她也会带来你十分不喜欢的局面,这些又让你感到没那么幸福,甚至痛苦。

这其实就是列文的主线剧情。

列文在顺利娶到「女神」吉娣以后,首先感到的是,妻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她对待家务很上心,这让他觉得非常俗气;她居然能和那么一些俗气得让人讨厌的人友好相处,还开怀大笑,简直和自己不是一路人;她都结婚了,还和一些男人眉来眼去,在看到之前暗恋的人的时候,还会脸红!真是让人火大。

但另一方面,妻子又有超出他想象的好品质。

例如,当两人争吵时,当他吃无名醋时,妻子会主动过来和他沟通,始终把他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妻子知道他介意,就主动向他坦白自己对于异性示好的态度,并向他保证自己心里只有他一个人;在面对他从未经历过的可怕局面(妻子生产)时,自己吓破了胆,但即将迎接考验的妻子,却温柔地安慰他……

而关于婚姻生活,托尔斯泰写得最真实的还不止以上这些方面(毕竟我觉得他对于吉娣也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正常女性一般做不到这样吧),而在于婚姻中的「权力之争」。

有没有人想过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呢?

是爱情?是搭伙过日子?只是一种形式?

其实,婚姻是一场权力之争。

早在二人结婚时,托尔斯泰就暗示了这一点——「先踏上这块垫子的人,会成为一家之主」。但列文和吉娣两个都是新手宝宝,婚礼上完全没注意到这一点。

婚后没几天,他们就不得不意识到这一点了。

起因是,吉娣带来了她的「姐妹团」——她的妈妈、姐姐和她的朋友华仑加。

三个女人一台戏,几个人在阳台上就唠嗑开了。

女人嘛,在一起总是不是讲自己的感情生活,就是讲别人的感情生活,这就让列文不开心了——他融不进这个「女人帮」。(而且,老婆还讲之前暗恋的那个伏伦斯基,这让他更不爽了。)

像他这样理想主义的人,怕是没考虑过,即使结了婚,老婆的心思也不一定全在他身上这一点吧?

他不爽,很不爽。

更不爽的一点是,她们(准确说是吉娣她妈)要求用她们家的方式煮果酱——也就是煮果酱时不加水。

说来读者都觉得好笑,煮果酱加不加水,能有多大区别?

可婚姻往往就是被这种小事磨平了感情的。

奥巴马的老婆在自传中写道,她和奥巴马刚结婚时,就因为厕所的卷纸究竟应该留几节在外面还是不留这么大点的破事,就争执了好久。

列文也是有他的「婚前势力团」的,那就是他家里的仆人们,其中的代表就是管家阿加菲雅。

我们常以为仆人就该乖乖听话,可其实他们因为长年累月操持家里的某项事务,自我的定位更类似于「某一领域的专家」,而不是「某个下仆」。

阿加菲雅操持主人的饮食这么久,第一次被要求妥协——煮果酱不加水。这让她极其生气,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虽然她最后还是屈服于吉娣家的「势力」了,但她仍然非常不满。

这里的对话很有意思。

阿加菲雅怒气冲冲地说,「这该死的苍蝇!」

吉娣却开心地说,「你看这只可爱的麻雀,它在啄草莓梗!」

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这是列文,也是没结婚的读者我们,第一次感受到真实的婚姻是怎样的。

文学大家不会用我们现代人所期待的方式直接告诉我们,婚姻是怎样的,但是只要你认真去思考,你就会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相反,读才出版的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她的描述就很好懂。)

因为这个段落,每每想到婚姻,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大锅果酱……

婚姻,是权力之争啊。

3.事物的复杂性

还是拿大家喜闻乐见的「结婚生子」来举例吧。

生孩子是好事吗?

在上流阶级,在那个年代,生孩子肯定是好事吧——家族有了继承人嘛!

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男人,却在那个年代就借女性角色陶丽说出这样的话来:

“总而言之,”陶丽回顾她婚后十五年来的生活,想,“怀孕,呕吐,脑子迟钝,无所作为,主要是模样丑恶。吉娣,年轻美丽的吉娣,连她都变得那么难看了,我一怀孕就更丑。生产,痛苦,说不出的痛苦,最后关头……然后是喂奶,通宵不眠,这种可怕的痛苦……”
……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这一切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只是:我得不到片刻安宁,一会儿怀孕,一会儿喂奶,老是闹脾气,发牢骚,苦了自己,也苦了别人,使丈夫讨厌,就这样过上一辈子,抚养出一批缺乏教养的不幸的小叫花子。”

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对于女人、对于女人无休止的怀孕,是抱着一种深深的怜悯之情的。

陶丽在谈到自己丈夫出轨时深恶痛绝,在谈到安娜出轨时却认为「可以理解」,甚至幻想自己出轨然后告诉丈夫的画面,可以想见婚姻生活尤其是怀孕生子对她而言是多大的折磨,是一场多么漫长的噩梦。

当然了,「怀孕生子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其实已经是一条共识了。我们大多数人也已经能接受这种复杂性了。于是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例子。

如果你生了孩子,但是很快这孩子夭折了,你会感到难过吗?

答案是……「既难过又开心」。

是的,开心。

当陶丽从农妇口中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时,她是震惊且排斥的——怎么能因为自己孩子的死而开心呢?

那个农妇是这么说的:

(陶丽先问,你是不是很舍不得这个夭折了的孩子?)

“有什么舍不得的?老头儿的儿孙多的是。有了儿女就是麻烦,弄得你不能干活,什么事也不能做。只会束缚你的手脚。”

死了一个孩,扔了一根拐,嗨,自在。

这想法让陶丽震惊乃至厌恶,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她却不由自主地开始认同起这农妇的话了。

原因便来自于前面她的所思所想——怀孕累得半死,还要变丑,再回忆一下孩子生病时的着急、孩子夭折时的痛苦、教育孩子时的焦虑,最后就算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了,可能也只是培养出了个不危害社会就不错了的平庸的普通人,甚至还有可能是祸害社会的纨绔子弟,……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出生,或者干脆夭折了的好。

所以,总结一下,不仅「怀孕生子」不一定是好事,「孩子夭折」也不一定是坏事。

关于「事物的复杂性」,托翁谈战争、谈人生、谈社会体制……更大的话题还有许许多多。这些我相信有很多书评和大家都已经讲过了,我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今天,就只跟大家分享这些书中的细节。

毕竟我一直认为,名著最有趣的地方、也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往往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中。


读完这篇5000多字的书评,你有没有感到有一丝「爽」呢?

因为你有没有发现,我在做的其实也是一件「简化」的事——我把名著给简化成「复杂性」这三个字了。这种概括和简化,应该是能让大脑感到舒适的。

但它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希望你记住这一点。


PS:

1.

胡涛
最初的病毒在小学“提取中心思想”。不提取中心思想或者说不思考不总结当然不对,可完全奔着“提取中心思想”这个方向去读也是不对。
香草喵
我真的很讨厌语文课……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我读不进去名著,长大了没人逼我了我反而读得进去的原因
2.
初源之音

人只能过一次自己的人生,但是可以通过读书去读别人的一生,而别人的一生不是考题,不是试卷,没有什么固定答案,所以才有1000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单纯为了什么中心思想去读这个书的话,不如直接读书评,或者书评都没必要看,直接看鸡汤就好了

每个人的感受千奇百怪,我上学那会读《德伯家的苔丝》记得最清楚的是奶牛吃了蒜苗的话牛奶的味道会变坏,一个农场有几颗蒜苗的话就会很痛苦的动员所有人去找;读《牛虻》记得最清楚的是鸦片是拿来止痛的正常使用药物;读《拿破仑传》记得最清楚的是拿破仑是个理论计算的强迫症。你可以了解一些常识、了解一些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只纠结于“正确答案”的话,这书不读也罢。

K769
还有纠结批判名著中各种不正确的三观,本来就是不同年代不同的观念,作家也不是来弘扬那个年代的三观,他们只是把那个年代的人事写出来了,让人去了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