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普通人永远都看不到的社会真相?

人的情绪回路是可编程的。

而情绪回路会影响甚至主宰一些人的选择方式。

因而社会的氛围也是可编程的。
 
 
说两个案例:

1:

一些招聘网站和“社会专家”,一直在给出一些薪资调研报告,把薪资说的非常高,远远脱离实际。这样就拉高了年轻人的求职心理阈值,从而造成更多人对当前工作不满意,来促进更多人有求职欲望,去招聘网站投简历。

收了足够的简历的同时,这群“专家”再去发报告,说不好招人,让公司经营者焦虑,就会有更多人去招聘网站买会员,买简历。

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没得利,该有什么岗位还是什么岗位,该什么工资还是什么工资,但是网站赚了。

年轻人则浮躁了不开心了幸福感没了;企业则多花了招聘费用,且人员流动更多了。
 
 
2:

金句、短视频快反馈、脑筋急转弯等等这些东西的流行,会让受众的心理情绪反射预期非常快。

这时候一些复杂逻辑,或者相对系统化的结构,就会被人潜意识的厌恶——因为不能够立刻获得确定的反馈。

习惯了快反馈节奏的情绪回路,在遇到复杂性问题时,会非常迅速的进行唾弃(看上去很烦很乱),或者会非常自然的用一个幼稚且简化的范例去套用,套用后立刻自洽(比如:男的都好色;啥都是利益;人都自私)。

在这种情绪回路下,人的决策往往冲动、反智,且非常容易被引导去高效的干一些当韭菜的事情。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情绪回路(驯化)的可编程是一个很复杂很重要的话题。

对于个人而言,有了这概念之后。

要防备精神控制和信息拉扯产生的心理问题。

在重要行动时,要先检查自己是否被暗中编程或者植入了思想钢印。

在改变自己习惯或者环境时,要琢磨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良性的再编程。

在博弈中,要考虑对手和伙伴,其原生家庭的编程回路,用于预测和矫正。

在社交中,要远离进行精神控制或情绪编程的人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