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来,试下你能不能在读完题的30秒内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数学家斯摩林曾经根据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的情节,出过一道逻辑推理题。说的是,女主角问求婚者:这里有三个盒子,一个是金盒子,一个是银盒子,还有一个是铅盒子。自己的肖像,就装在其中一个盒子里。谁能猜中,就嫁给谁。

金盒子上写着,肖像在这个里。

银盒子上写着,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

铅盒子上写着,肖像不在金盒子里。

现在告诉你,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最后请问,肖像到底在哪个盒子里?

 

什么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
它是作为对认识者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这段话挺难懂的,做个简单的总结

逻辑思维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方式。

在表达上的体现就是,思考和说话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一定要注意,理和据缺一不可,理指的是主观上的观点;据指的是客观上的事实。

怎样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第一条:有理有据

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两句话

1.敬则怀忠,畏则怀乱,不治民则民怨怒,民怨怒则必生乱。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

环环相扣,看完之后回味无穷有木有

其实这就是说话有逻辑的体现,但这两句话仍然不算是逻辑严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上面所有的语言都是在陈述观点和推理,没有论据。用另一句比较通俗的话讲,这种表达方式属于YY。

你没有证据,怎么说服我?


逻辑思维第二条:同一律

逻辑学家提出,我们在沟通时,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同一律。也就是前后提及一个概念时,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什么叫“概念”
概念,有两个部分:内涵,和外延。比如,“产品”这个概念,它的“内涵”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新物体。那“外延”呢?就是所有拥有这个内涵的物体:苹果做的手机,你太太做的饭等等。

这世界上的概念,几乎无穷多。但是,文字是有限的。人类必须用有限的文字,表述无穷的概念。于是,大量明明不同的概念,只能共用一个名字。人类语言系统的这个BUG,就给“偷换概念”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来练习一下,看看你是否能识别无意识的“混淆概念”,和有意识的“偷换概念”。

一个人能有三个头吗?

某甲对某乙说:“我能证明‘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说:“愿闻高见。”

甲说:“每个人有一个头,没有人有两个头,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所以,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虽然知道甲的论证是错误的,但不能指出错在何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甲在表达的时候没有遵守同一律

在甲的论证中,从字面上看“没有人”这三个字前后出现两次,但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在“没有人有两个头”中,“没有”是一个否定词,它否定的是“有人有两个头”这一判断,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没有两个头”。这个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是“人’,不是“没有人”;而在“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中,“没有”这个否定词否定的是“人”这个概念,因而“没有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个独立的否定概念——“无人”,即“一个人也没有”。

如果前面的“没有人”和后面的“没有人”意思一样,则“没有人有两个头”就是一个虚假的判断。所以,甲的论证是利用字面或语词的相同,暗中偷换了概念,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

你发现了,内涵和外延稍微一变,就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在表达的时候,请务必遵守同一律

除非,你故意要偷换概念。善意的偷换概念是幽默,恶意的偷换概念则是诡辩

有一个布店里来了一个客人,要买两匹布。老板拿给他之后,客人问,多少钱?

老板说,今天全场促销,只收半价。

客人想了想,就把其中的一匹布,还给了老板。然后转身就走。老板肯定不答应,说,你还没给钱呢。客人说,你这个奸商,我拿了两匹布,问你多少钱。你说半价,我就把其中一匹布,折合成一半的价钱给了你。我已经交完了钱,你怎么还管我要?

老板一听,当时就蒙了。这套逻辑明显有漏洞,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又说不出。好,现在让我们帮帮这个老板。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客人在整个论证过程中,偷换了布匹这个概念的内涵。你看,在这个论证中,其实存在两个概念。一个是布匹,也就是布料本身。还有一个是布价,也就是这块布料的价格。注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老板向客人要的,是布价,是钱。而客人偷换了内涵,把布料等同成了布价。假如把这层意思点出来,这道题其实非常简单。

你看,假设一匹布的原价是10块钱,两匹布就是20。在全场半价的情况下,两匹布卖10块钱。客人拿走两匹还回一匹,相当于还回了5块钱。拿走10块还5块,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换句话说,你要跟我谈布匹,咱们就谈布匹。谈布价,就只谈布价。一码归一码,不能混着来。


逻辑思维第三条:矛盾律

意思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两个判断,不可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注意,这里说的是,互相否定。比如,这把椅子是黑色的,它对应的否定应该是,这把椅子不是黑色的。而不是,这把椅子是白色的。

逻辑思维第四条:排中律

跟矛盾律有点像。它说的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矛盾的两个想法,不可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比如说,我是一个学生,和我不是一个学生,不可能两句话都是假的。

把矛盾律和排中律放在一起,我们很容易发现,一旦两个结论互相否定,其中必定有真有假。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这些规则未免太简单了吧。

况且我们本来就是这么思考的,还有必要把它作为一个规则,刻意记下来吗?其实,记住这两条规则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遇到混乱的时候,能够快速理清思路。就像数学里的九九乘法表一样,为你的计算,建立一个快捷方式。

数学家斯摩林曾经根据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的情节,出过一道逻辑推理题。说的是,女主角问求婚者:这里有三个盒子,一个是金盒子,一个是银盒子,还有一个是铅盒子。自己的肖像,就装在其中一个盒子里。谁能猜中,就嫁给谁。


其中,金盒子上写着,肖像在这个里。

银盒子上写着,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

铅盒子上写着,肖像不在金盒子里。

现在告诉你,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最后请问,肖像到底在哪个盒子里?

乍一听,估计很多人一时间理不出头绪。这时,咱们前面说的排中律和矛盾律,就派上用场了。根据排中律,互相否定的两句话,必有一个是真的。根据矛盾律,互相否定的两句话,必有一个是假的。

所以,肖像不在金盒子里,和肖像在金盒子里,这两句互相矛盾的话,一定有一句真话和一句假话。同时,根据这道题的提示,三句话里,只有一个是真的。现在,我们已经锁定了一句真话和一句假话。那么剩下的那句,就一定是假话。这句话就是银盒子上写的,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

既然这句话是假的,那么肖像就一定在这个银盒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