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难以沉下心来读书?(inner voice)

密歇根大学情绪与行为控制实验室的Ethan Kross博士(他也是全球领先的意识控制方面的研究专家),出了一本书:Chatter: the Voice in Our Head,Why it Matters, and How to Harness it(goodreads上评分有4.01),在书中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其中有个观点很有趣:

我们脑内的inner voice,参与我们的行为控制,躁动与平息,不同的脑内声音(inner voice)环境影响不同的行为模式。我们日常的行为,不同的行为模式,对应需要不同的大脑运行环境,譬如阅读,相对运动、游戏、娱乐就需要更多的专注力,需要脑内的声音(inner voice)处于相对平息的状态。

  1. 连续打几局王者荣耀后,短期内就再难进入阅读状态,用意志力硬逼着自己读,往往也会事倍功半。
  2. 本来能专注阅读,被伴侣打断,发生争执,争吵几句。即便短暂的争吵结束,伴侣出门做别的事情去了,自己坐下来争执结束了,可脑内的inner voice还在继续,处于焦灼的争执状态,很难回到之前的专注阅读状态。
  3. 包括不限于短视频,我们每天从社交网接受的信息往往因为偏情绪化,噪音最大,最蛊惑我们的inner voice,如果把时间分成两段,刷抖音前与刷抖音后。会有很明显的体会,刷抖音前的时间能相对集中注意力的阅读,刷抖音后的时间脑子里的inner voice因为噪音变得躁动,注意力涣散,太多想法侵扰,相对较困难的进入阅读状态。
  4. 清晨,往往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最能进入高效阅读状态,因为inner voice受到噪音的侵扰最低;晚上因为白天接受太多噪音,inner voice被过分侵扰,无数念头同时交叉,往往不如清晨更能专注阅读。

从脑神经学的角度,大脑处理文本信息,需要的专注力远超宇图片、声音、多媒体等信息。因此平常接受多媒体信息大于文本信息,大脑会更习惯处理多媒体信息,再输入文本休息时,大脑会间歇性的抵触,宕机的感觉。所以长期不读书的人,会慢慢失去阅读能力,需要刻意练习,慢慢恢复,当大脑重新恢复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近乎肌肉记忆一个模式,需要让肌肉(神经元)重新适应)。

俗话说脑子不用会上锈,就是这么个意思。

专注力本身还受睡眠质量,饮食(给大脑提供的营养也影响大脑运行的效率),运动(激素调节,对行为方式的影响)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基于行为控制科学的启发,现代的个人管理,已经从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过度到(energy management)。

同样的一小时,不同时间,效率不同;基于inner voice的控制,刷抖音前一小时,与刷抖音后一小时效率不同;冥想前一小时,与冥想后一小时效率不同;运动前一小时,与运动后一小时,也效率不同。

所谓的沉下心来,即专注力高,即inner voice平息。因此平时要注意,学会安排精力,把不同的任务分配到不同的精力状态。比如说可以把读书排在上午,可以把游戏排在下午,即提升效率,又不耽搁娱乐。

每一个选择,都会消耗意志力,现代生活最复杂的地方就是充满了选择,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每一项选择都消耗意志力,花半小时点个外卖(纠结吃什么以及如何用券最大优惠),完了像繁重工作一样疲惫,就是因为选择消耗意志力。

信息过载,侵扰inner voice,每天脑子里都像跟人吵架一样,情绪化,不能镇定,加上过多的意志力消耗,人慢慢难以集中注意力,再加上习惯性的多媒体信息大大多于文本信息输入改变大脑处理信息的习惯,慢慢人越来越难沉下心读书了。

不抛弃,不放弃:

  1. 运动,除了对身体的好处,运动能打断我们连续性的信息输入,让大脑能有一个近乎冥想一般的间断恢复,能有助于专注力。
  2. 饮食,尽量均衡饮食,给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
  3. 睡眠质量,睡眠跟饮食一样,分阶段,缺乏蔬菜摄入单靠多吃三碗米饭是不能弥补的;缺乏深度睡眠试图靠第二天多睡或者周末睡一天也是不科学的。
  4. 注意社交网的使用时间,维持一定量专注阅读时间,维持阅读能力。
  5. 先读感兴趣的,从大脑习惯多媒体信息到文本信息,再慢慢转educational的阅读,事缓则圆,大脑是个笨蛋,需要自己慢慢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