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四大阳谋真的无解吗?(围魏救赵的政治正确,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围魏救赵,你压根就没看懂!

围魏救赵,核心在于攻敌必救之地。大家都是聪明人,你预判了我的预判,我预判了你的预判,无限套娃。

庞涓围攻邯郸,结果把主力部队全带走了,然后齐军攻击大梁城。大梁城危在旦夕,核心是大梁是魏国国都,国都里有个魏王,现在魏王急了,给你庞涓下了命令让你回救。

你是庞涓,你怎么办?

回救,邯郸城没打下来,还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多半在回去的路上还有齐军的埋伏在等着他,损失会很大。但自己是执行魏王的命令,损失是魏王造成的,自己不负主要责任,没人会怪自己。哪怕有损失,但忠于魏王的恩宠只要还在,自己的地位就还是稳固的,将来有的是翻身的机会。

不回救。如果打不下邯郸呢,魏王的信任和军功都没有!打下来,如果魏王没了,你也是罪魁祸首。打下来,大梁也在,魏王的命令你敢不听,你居然敢拿大王的命当筹码去赌,军功依然是你的,但对你的信任没了,闲赋在家养老吧,政治对手找个由头收拾你都是轻的。

综合考虑,庞涓发现回撤对自己是最优解。庞涓知道,孙膑知道,庞涓也知道孙膑知道,孙膑知道庞涓也知道自己知道!大家都知道,这就是阳谋,庞涓撤兵了!

庞涓往回赶,庞涓还知道孙膑在他回程路上设了埋伏在等着他,还知道就那几个地方合适。可回大梁就那几条路,如果你不走那条路就要绕路,耽误很长时间,鬼知道现在大梁城啥情况,要不要冒险换条路?

赶时间,导致自动钻到敌人包围圈,傻;不走近路,绕远路,是保存了实力,对自己不利。庞涓走了第三条路,自己主动带领少量精锐先头部队走近路,绝不恋战,快速赶回大梁,赢得大王信任,让大王吃下放心丸,也让齐军知道自己回来了,大部队几天就到。这种情况下,作为深入魏国作战的齐军而言,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的,极有可能被切断粮草补给,大概率会主动回撤。毕竟对齐国来说,救援赵国的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为赵国再跟魏国打一仗,撤退对齐魏两国都好。

此时,赵国邯郸城保住了,赵王很高兴,说明赵齐两国关系良好,去齐国求救的决策是对的,以后要加强两国关系。

齐军撤退,履行了对赵国的承诺,解了邯郸之围,政治任务圆满完成。

魏王的命令得到贯彻,魏王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魏王很高兴,最多是可惜没打下邯郸,批评庞涓为啥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自己安危是小,打下邯郸是大。庞涓再表演一番君忧臣死的戏码。此时,魏国主力尚在,魏王安全,对庞涓依然宠渥有加。

你会发现,此时,好像除了魏国没打下邯郸外,大家都好像都赢了,都没吃大亏!

想到这些,你就明白庞涓为啥往回赶了,为啥可能会中埋伏了吧。

本来庞涓也是尽量绕开齐军可能的埋伏地点的,可邯郸到大梁的路可不近,古代交通不便利,就没几条能走大军的好路,你属于没得选。一路上小心小心再小心,奈何几天行军打仗风餐露宿的,再警惕也有个限度,结果还是着了人家道,被打了埋伏。

看似是军事问题,背后是人事问题,政治问题,你现在理解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对君王来说,立大功不可怕,可怕的是将领不听话,尤其是威胁到君王生命安全的时候!因此,封建王朝最大的功劳是从龙和救驾!

围魏救赵,这是孙膑出山的第一战,证明了自己出色的能力。

庞涓虽然失败了,但魏王对他的信任依旧,依然让他带兵打仗,这才有了后来的马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