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堕落,该怎么办?(大脑简分为:本能脑、情绪脑、理性脑;情绪脑与理性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像体温一样保持平衡)

自控力差,本质上是因为:你的情绪脑的支配力量大于理性脑。

因此,把握这两个核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1、冷却情绪脑的力量,激活理性脑的力量;

2、改变情绪脑的感受。

具体怎么做,我们一步步来看。

从功能进化看,我们的大脑分为三层,分别是爬行脑(本能脑)、古哺乳动物脑(情绪脑),新大脑皮层(理性脑)。

这三层大脑也代表了婴儿大脑发育的三个过程。

进化心理学家通过对大脑起源的研究发现,大脑的这种层级构成不仅代表了大脑发育的三个过程,也代表了大脑进化的三个标志性进程。

第一个进程是爬行脑的发展,蜥蜴、鳄鱼等生命形态同样拥有它,故被称为爬行脑。

爬行脑包括脑干(桥脑与延脑)、基底核、网状系统等最核心的脑区,大约在距今二亿到三亿年前演化形成,主管呼吸、心跳、性欲等基本的生存功能,所以也称本能脑。

它的功能是本能的,是自动化的。

第二个进程是古哺乳动物脑的发展,它包括杏仁核、海马体等主管情绪的脑区,与约一亿五千万年前古哺乳类动物的演化有关,掌管我们的情绪、社交、动机,故又被称为情绪脑。

情绪脑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三个进程是新大脑皮层的发展,也就是我们的大脑皮层,也被称为理性脑,又称新哺乳动物脑,大约在数百万年前由灵长类动物持续演化而成。

猿猴、海豚、鲸鱼都有这部分大脑结构,但它以人类大脑发展最为完整。

理性脑是我们所熟悉的,掌管我们的认知、目标、计划、自控等。

简而言之,理性脑掌管我们的理性,情绪脑掌管我们的感性,本能脑掌管我们的本能。

这就是著名的三重脑(Triune Brain)理论,图 1 形象地展现了三重脑的结构。

这个理论在严谨的学术层面有点瑕疵,但正如哈佛大学教授乔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在其著作《精神的进化》中所言,这个模型是脑功能结构的大致划分,作为学术研究有点不太严谨,但作为我们了解大脑的本质、人性的本质的模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v2-9cf979224be136750e9a7a5106b254f2_720w.webp20230507

图 1 三重脑理论示意图

理性、情绪、本能,这正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可以说,三重脑之间的关系,就是整个心理学的研究主线。

三重脑理论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

理性与感性的背离,也就是理性脑想做,而情绪脑不想做,这是什么?这就是拖延。

理性脑不想做,而情绪脑想做,这是什么?这就是诱惑。

理性与感性的一致,也就是情绪脑喜欢、理性脑认可的事情,比如少数幸运儿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这是巨大的幸运。

再比如,没有目标,非常迷茫,这本质上是理性脑、情绪脑都很迷茫,理性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情绪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分析三重脑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很多心理本质。

这里,我们再回到诱惑。

诱惑本质上是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诱惑是一种矛盾的刺激,它能带来短期的享受(情绪脑喜欢),却会伤害长期的利益(理性脑不认可)。

比如打游戏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诱惑,它能带来娱乐,但也会妨碍我们过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它导致感性与理性的背离。

但打游戏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诱惑,对有些人来说它甚至是一种极为享受的事业,比如一些职业游戏玩家,他们感性上喜欢、享受,理性上也能获得巨大价值。

感性与理性一致,这就是我们择业时常说的「情随心生」(Follow your heart)。

所以,从神经层面看,抵御诱惑的核心逻辑就很明确了。

第一,冷却情绪脑的力量,激活理性脑的力量。

比如面对即时的诱惑时,如美食、游戏,必要的策略能让理性回归,让冲动平息,这是即时的应对策略。

第二,改变情绪脑的感受。

诱惑之所以是诱惑,是因为情绪脑渴望、想要,如果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情绪脑对诱惑的态度,如暴饮暴食的人改变对美食的态度、沉溺游戏的人改变对游戏的态度……

当我们不渴望、不沉溺,甚至讨厌某些东西时,自然也就不会被它们诱惑了,这就是后文要讲到的躯体标记理论,是长远的治本之策。

原则上,有这两个核心逻辑就足够了,但如同「象与骑象人」的比喻,情绪脑远比理性脑进化得久、进化得完善,仅仅从支配力量上讲,情绪脑的支配力量显然要大于(甚至远远大于)理性脑。

所以,我们就必须接受一个现实:被诱惑、失控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

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会被诱惑、会失控的事实,学会积极应对失控、诱惑,避免失控带来的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关于抵御诱惑,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

(1)如何抵御诱惑?

即时的应对策略:冷却情绪脑,激活理性脑。

长远的治本之策:改变情绪脑的感受(躯体标记理论)。

(2)如何应对失控?

触发点策略。

即时的应对策略:冷却情绪脑,激活理性脑

三重脑是从功能层面上对大脑结构进行的一种定性划分,对大脑结构的划分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就是认知决策的属性。

著名的「棉花糖」心理实验设计者、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根据认知决策的属性,将大脑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热认知系统,一个是冷认知系统。

热认知系统,即大脑边缘系统(类似于杏仁的神经元组织),是即时认知反应系统,是自动的、毫不费力的,关注的是当下的感受。

冷认知系统,也就是大脑皮层,是深思熟虑的认知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是最具备人性的大脑部分。

正因为有这个系统,我们才会甘愿做当下觉得困难的事情,这一部分是意志力的神经系统。

很显然,情绪脑对应的是热认知系统,理性脑对应的是冷认知系统。

沃尔特·米歇尔在研究中发现,冷认知系统与热认知系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旦热认知系统被激活,我们的决策就从冷认知系统的理性、长远、格局、目标、追求这种未来的格局观变成了热认知系统的即时、短视、冲动、活在当下、鼠目寸光这种当下的享乐主义。

从策略层面看,抵御诱惑就是要冷却热认知系统,激活冷认知系统。

一、如何冷却热认知系统

1.时间距离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志愿者在以下两个不同的情景下进行选择(见图 2)。

情景 A:今天获取 100 美元,还是等待一天,即明天获取 101 美元。

情景 B:100 天后获取 100 美元,还是多等待一天,即 101 天后获取 101 美元。

v2-52b6db5a36a7828cd77e93cabe19725f_720w.webp20230507

图 2 抵御诱惑实验

对于马上就能得到金钱的情景 A,大家都倾向于选择获取 100 美元,不愿意再多等待一天。

而情景 B 中,大家会选择多等一天、多拿 1 美元,即 101 天后获取 101 美元。

这是因为时间激发了不同的认知系统。

即时的诱惑激发的是热认知系统,而非即时诱惑激发的是冷认知系统。

不同的认知系统会有不同的选择偏好。

所以,对自控力的研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 10 分钟法则。

在面临一个诱惑时,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承诺:如果 10 分钟后还抑制不住渴望,那就可以接受诱惑。

10 分钟,可以让我们的冷认知系统回归,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

2. 空间距离

上面介绍了时间距离对诱惑的冷却效果,下面讲讲空间距离的作用。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只是简单地增加诱惑物的空间距离,就能够减少诱惑。

比如将饼干放在抽屉里、将手机放在够不着的地方等,这些简单的小策略能大大增强自控力。

3. 心理距离

经典的棉花糖实验中,实验人员让小朋友想象着给棉花糖加一个相框,将棉花糖想象成一幅图画。

这种简单的抽象化处理,让小朋友的等待时间大大增加。

这个策略,本质上就是在心理上增加与诱惑的距离,从而让诱惑失去热刺激效果。

10 分钟法则以及在诱惑与情绪脑之间增加距离、障碍,让我们得以从即时的热认知系统中跳出来,恢复冷静和理智。

以上策略也印证了「象与骑象人」的心理学比喻,我们来简单回顾 WOOP 心理学中关于「大象的语言」的内容。

「大象」只有「看到」,才能产生渴望、才会动力十足地去追寻近在眼前的诱惑,其对应于我们的现实表现就是「头脑发热」「动力十足」。

所以,远离诱惑是冷却情绪脑的关键。

二、如何激活冷认知系统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拿到一个任务,一看时间还早,心想「明天再说吧」,然后,明天推到后天,后天又推到大后天……

直到某个时刻,退无可退,拖无可拖,突然间效率十足,迅速完成任务。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现象,人们戏称:「最后期限(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确实,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保持最后期限到来时的状态,一切难题岂不都迎刃而解了?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在最后期限来临时,学习、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和刚接到任务时的自己判若两人?

心理学家仔细研究过这个问题,探究其中的底层逻辑,他们的发现非常反常识:

刚刚接到任务时的自己和面临最后期限的自己,并不是「同一个人」,至少我们的大脑是这么认为的。

纽约大学的助理教授哈尔·赫什菲尔德(Hal Hershfield)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了人类大脑对「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的不同反应。

一般来说,比起思考他人,人类思考自身的时候,会更强烈地激活大脑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前扣带皮层,但在思考「未来的自己」时,人类大脑这两个区域的激活作用减弱了,变得接近于思考他人时的状态。

通俗来讲就是:从情感层面看,我们没有把「未来的自己」当成自己,我们认为「未来的自己」只是一个外人。

这就很容易找到我们在刚接到任务时总是拖延的原因了。

我们把「未来的自己」当作外人,为一个外人「打工」,自己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当然会消极怠工、能拖则拖了。

我们没有把「未来的自己」当成自己,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在临近最后期限的时候,我们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又大幅提高了呢?

因为在临近最后期限的时候,由于「未来」临近,我们清晰地感知到:「未来的自己」并不是外人,正是我们自己。

如果不拼命工作、如期完成任务,我们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我们当然就动力十足了。

那么,通过这个研究,心理学家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第一,拖延是人人都有的倾向。

我们经常受拖延的困扰,这并不是说我们本身出了问题。

没有人非常特殊,天生奇才,绝不拖延。

拖延倾向是人人都有的,因为我们都容易把「未来的自己」视为外人。

第二,拖延是有救的。

虽然拖延是每个人都有的倾向,但是否会发展成拖延症,则取决于我们后天的训练和管理是否有效,而这有效的训练和管理是可以做到的。

这种克制拖延的自我训练和自我管理的核心要素在于让「现在的自己」把「未来的自己」当成自己,也就是说,加强对「未来的自己」的感知和认同。

解决了这一点,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拖延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加强对「未来的自己」的感知和认同?

或者,如何像最后期限来临时一样高效学习、工作?即如何激活冷认知系统?

心理学家给出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

缩短「未来」距离。

我们很喜欢讲目标、战略,动不动就谈人生规划,再不济也要有年度目标,但相比长期规划,大脑更能接受短期规划。

因为,大脑认为,短期计划是「自己」,长期规划是「外人」。

因此,我们需要把大计划拆分为小计划,然后执行好小计划。

第二个原则:加强对「未来的自己」的感知。

哈尔·赫什菲尔德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将被试分为两组,向其中一组被试展示他们当下的影像,向另一组被试展示通过技术处理后他们衰老的影像。

之后,赫什菲尔德询问两组被试:「如果你们有 1000 美元,你们会怎么用这些钱?」

也许你猜到了,那些看过自己衰老影像的被试,计划从这 1000 美元中支出的养老金的金额,是看了自己当下影像的被试的 2 倍。

在这个例子里,赫什菲尔德实际上是通过向被试展示未来的自己的影像,强化了被试对未来的自己的认同和感知,从心理层面把老年的自己当成自己,从而对老年的自己负起责任。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描绘未来的方式,比如,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一封信,畅想自己的追悼会、墓志铭等,极好地加强与未来的自己的连接。

总之,如果我们对未来的自己有更高的认同、更清晰的感知,那么我们就容易对未来的自己负责,从而更理性地延迟满足、战胜拖延。

所以,如何像最后期限来临时一样高效学习、工作?

那就是拥抱未来的自己!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练习将未来的自己形象化。

在头脑中想象,3 年、5 年后理想的自己是怎样的,有怎样的穿着、怎样的笑容、怎样的举手投足等,越清晰、具体越好,然后给自己画一张画像,打印出来放在桌前。

长远的治本之策:躯体标记理论

诱惑本质上是理性脑排斥,但情绪脑渴望甚至欲罢不能的东西。

在短期内,我们可以通过激活理性脑、冷却情绪脑,让我们远离诱惑,但是,这种远离是暂时的,因为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情绪脑的偏好。

就如同刷抖音、玩游戏等,虽然这次控制住了自己,但它的诱惑性仍然存在,下次稍不注意,它们就又会冒出来,甚至控制我们。

所以,改变情绪脑的偏好、改变我们对诱惑的态度,才是长远的治本之策。

那么,如何改变情绪脑的偏好呢?

这涉及情绪的一个基本理论——躯体标记理论。

该理论是著名神经心理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提出的。

躯体标记理论指的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刺激时,若该刺激激发了我们的某种感受,我们就会在「刺激—感受」之间建立联结,以后想起、面对该刺激时,自然能体会到某种感受。

比如,很多人在刷抖音时体会到高度的愉悦,就会将抖音与愉悦的感受连接起来,所以,一想起刷抖音,就会涌现愉悦的感受。

于是,他们即使理智上知道要控制,手却会不知不觉拿出手机刷个痛快。

这就是躯体标记的力量。

躯体标记本质上是感受标记,而情绪是显著的感受,因此躯体标记理论也可称为情绪标记理论。

它借用我们的感受、情绪,把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让我们感觉好的,这类刺激通常对我们有利,我们要趋近这类东西;一类是让我们感觉不好的,这类东西通常对我们有害,我们要远离这类东西。

很显然,躯体标记理论是极其有价值的进化策略,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进化策略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比如,在过往的生活中,我们将游戏、娱乐标记为积极情绪,如喜欢、高兴、享受,而将学习、健身标记为痛苦、不喜欢、遭罪,这样的标记对我们的发展非常不利,需要我们刻意修正。

那么,如何改变躯体标记呢?

这涉及标记的核心逻辑——体验。

在初始阶段,我们与刺激互动,形成了对事物的某种感受,它们固化形成标记,至此,我们对刺激的偏好就形成了。

同对一个人的印象一样,偏好一旦形成,新的经验、新的信息就很难再起作用,因此,标记就非常固化。

比如,学习体验不太好,我们对学习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情绪上将学习标记为不喜欢,一想起学习就很抗拒,但实际上,学习并非总是痛苦的事情,很多时候也是很愉悦的,甚至有心流体验,但情绪标记是非常僵化的,一经建立就非常稳固,如果不刻意澄清,它很难改变。

所以,我们需要刻意体验,重新用心体验,引入新的感受,打破僵化的情绪标记,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标记与态度。

这里提供一个方法——刻意体验记录,即专门记录某件事情的感受。

通过持续记录,我们能更新感受,打破僵化的情绪标记,改变情绪脑的偏好,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态度。

以玩游戏为例,我们可以这样做。

记录玩之前的感受,比如内心冲动、愉悦、渴望等想法;记录玩游戏一二十分钟时的愉快体验;

记录玩游戏一两个小时时的无聊、乏味、厌恶;

记录玩游戏之后的内疚、后悔、疲惫。

记录几次,我们对游戏的感受就能慢慢被修正。

再比如学习,我们可以这样记录:

记录学习之前的纠结、挣扎;

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内心平静、获得感悟时的快乐;

记录学习后的收获、充实感、愉悦感。

几次之后,我们就能真正意识到,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很爽的事。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主动记录,梳理自己的体验,从而更新情绪记忆,产生真正的改变。

这样的记录太有价值了,我甚至专门在笔记软件中设定了一个「刻意反思感受」的主题,记录生活中的各种反馈,刻意修正我对事物的看法、感受、情绪。

慢慢地,我发自内心地喜欢的事情越来越多,如阅读、写作、跑步、瑜伽、社交等。

这里摘抄我写过的一段记录。

2015 年的一个周六下午,因为一件事情受挫,我的心情非常不好,陷入一种消极的状态。

我习惯性地通过玩游戏解压,并刻意记录自己的心情,发现越玩心情越糟糕。

于是我出去跑步,等跑步回来后,记录下跑步后的心情,发现此时我的心情非常好,非常愉悦,而且精力充沛。

这个记录,不仅让我对什么是有效的解压方式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真正感受到跑步的价值。

记录改变了我对游戏、对跑步的看法。

于身心有益的东西,必然是令人愉悦的。

刚开始可能会有一点痛苦,这点痛苦,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阻碍。

通过「刻意反思感受」笔记,我可以突破这道阻碍,体会到真正的愉悦,真正喜欢上于身心有益的东西。

如何应对失控:触发点策略

相比情绪脑,我们意志力系统所在的理性脑的形成要晚得多,是相对比较脆弱的。

就如同「象与骑象人」的比喻,仅仅从力量上看,「骑象人」是不如「大象」的,所以,从大脑神经演化看,失控是一种正常现象,甚至是一种必然现象。

我们被各种诱惑包围,稍不注意,就会被诱惑俘获。

所以,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面对诱惑,失控是很正常的。

受到诱惑、失控这很糟糕,但客观来看,一次失控也就一小时、两小时、一天、一周,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伤害,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补救。

但面对失控时,我们往往不会这么冷静,我们会因为失控而贬低自己、否定自己、攻击自己,如此一来,失控的影响就不仅仅作用于失控的那段时间了,它会泛化到其他时间、方方面面。

失控让我们心情变坏、自信降低,甚至开始自暴自弃。

这就是失控的时间伤害、心理伤害、精神伤害,是真正具有破坏性的二次伤害。

失控不是问题,如何应对失控才是问题。

面对诱惑,我们要未虑胜,先虑败,要打有准备之仗。

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失控呢?

首先是心态上的准备,即我们要接纳我们必然会失控的事实。

其次是能力上的准备,即在接纳我们必然会失控这个事实的基础上,积极地接纳失控、应对失控,降低失控的二次伤害,并尽快从失控中恢复。

当我们被诱惑控制时,当我们处在失控后自我贬低的悔恨中时,我们是被情绪脑控制的,我们的理性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我们最需要理性脑把我们从失控中拽出来的时候,它罢工了!

当我们受到诱惑、失控时,通常而言,我们会失控很长一段时间、自责很长一段时间。

等我们的情绪得到释放、缓解之后,我们的热认知系统冷静下来,冷认知系统被重新激活,然后生活才又慢慢回到正轨。

这是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但这样一个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消耗心理能量,也会影响我们的自信心。

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办法,让我们在被情绪脑裹挟时,能够毫不费力地采取行动,尽快回到正轨。

触发点策略就是一个办法。

触发点就是给大脑发送一个条件信心,让它按照预定的流程执行。

「如果……那么……」这个简单的干预,就能大大提升执行效率。

为什么「如果……那么……」会有效?

因为它是我们大脑喜欢的模式。

大脑不喜欢决策,做决策非常消耗意志力。

触发点,本质上是利用大脑惰性的力量,通过减轻大脑的决策压力,让大脑自动导航。

比如开车,初学时非常困难,但熟练后,我们几乎不需要思考,根据车况环境,自然就能毫不费力地做出各种反应,这种自动化的背后就是触发点效应,也就是一系列被内化的条件反射,一系列的「如果……那么……」:

如果红灯,那就松油门、踩刹车;

如果右转,就打转向灯、方向盘;

……

在红灯、右转这些触发点的提醒下,下一步行动会自动展开,无须思考,无须意志。

触发点策略能让我们的大脑毫不费力地自动导航,这种导航究竟有多大的提升效果呢?心理学家为此做了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效果很惊人!

厄廷根教授曾在学期末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一半的学生以「如果……那么……」的形式制订计划,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作业;而对另一半学生没有任何提醒。

到了新学期,厄廷根教授发现,两组学生提交的作业有很大差异:没有制订「如果……那么……」计划的学生平均只完成了 100 道题,而根据「如果……那么……」制订计划的学生平均完成了 250 道题。

简单的干预,提升了 150% 的执行效果。

这就是「如果……那么……」的执行力量,心理学称之为「执行意图」。

所以,当我们被诱惑控制或者处在自我贬低的悔恨之中时,提前设置触发点,我们就可以借助大脑的力量,从二次伤害中走出来。

比如,针对追剧的诱惑,可以这样用「如果……那么……」来应对:「如果沉迷追剧,那么直接跳到最后一集,先看结局」;或者「如果沉迷追剧,那么暂停 10 分钟,出去走走,找朋友聊聊天;如果 10 分钟后还想看,那就继续看」。

在做容易沉迷的事之前,提前想好「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策略非常高效,但据训练营的小伙伴们反馈,有时即使提前写好「如果……那么……」,也经常做不到。

这涉及习惯的养成问题,习惯是经过大量的重复才做到不用思考、自动化的,所以,在我们刚练习的时候,可能做好了「如果……那么……」计划也想不起来执行,这时就需要另外一个工具:清单。

这里简单介绍下清单。

清单的理念非常简单,最早起源于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

医院对 ICU 的病人有 178 项护理操作,每项操作都有风险,仅靠医生、护士的大脑无法妥善处理,必须通过清单对照操作,方能确保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

如同 ICU 的复杂挑战,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也已经超出了人脑所能及的范围,我们的大脑需要辅助,而清单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如果……那么……」触发点清单,并随身携带。

当我们处在情绪中时,清单可以指引我们做该做的事,而不用再进行理性思考。

通过这样的触发点清单,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失控,尽快从失控、自责中挣脱。

我有两个非常成功的朋友,他们的核心习惯都跟清单有关,一个是问题清单,一个是需求清单。

虽然这些清单记录的内容不同,但本质上都体现了清单思维。

在一个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我们越来越需要清单给我们提供力量。

管理诱惑的目标:区分诱惑与娱乐

前面介绍了抵御诱惑的逻辑,上述策略可以让我们有效地管理诱惑,但这些方法也给我们一种感觉:诱惑是不好的,是需要管理的,是需要被消灭的。

诱惑真的是不好的吗?诱惑真的需要被彻底消灭吗?

我想我们应该首先来区分一下诱惑和娱乐。

我们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 4 个部分:生活、工作、学习、娱乐。

优质的人生,必然是 4 个方面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诱惑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绝,不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娱乐和享受,而是因为它破坏了人生程序,干扰了生活、工作和学习,让人生失去了平衡(见图 3)。

v2-4a9a3d8198bb9a21e019dedcfe218d3f_720w.webp20230507

图 3 优质人生与失控人生

所以,管理诱惑的关键,不是我们是否玩了手机、玩了游戏、看了小说、刷了抖音、追了综艺,而是这些诱惑是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是否影响了我们的追求,是否影响了我们的目标,是否影响了我们的人生。

我想举一下曾国藩的例子。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名臣,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仍然推荐大家看《曾国藩日记》,这是一个「大人物」对他人生真实、完整的记录,是极难得的一手资料,不管你喜不喜欢他本人,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曾国藩年轻时就发誓要戒掉围棋,因为他曾因沉迷围棋,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但结果如何呢?直到六十多岁去世前,他还在下围棋。

就戒围棋这件事而言,曾国藩失败了;但从某个角度讲,他又是成功的。

曾国藩在官场、战场中面临巨大压力,围棋是他少有的解压方式、娱乐方式,让他的心灵得到滋养。

而且,他也能控制下围棋的时间,一天也就下一两局放松一下,围棋成了他释放压力的有力工具。

我对小说的态度其实与曾国藩对围棋的态度很相似。

我以前想了很多策略、做了很多努力,试图戒掉看小说的习惯,但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戒掉。

其实说「戒」,已经不准确了,看小说已经成了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我解压、娱乐的一种方式,让我在创业的艰难困苦中,有个空间能够放松一下、休整一下,得以恢复能量,然后去面对外界的压力与挑战。

所以,管理诱惑,不是一刀切地抵御诱惑,而是将诱惑纳入人生,作为平衡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的调味剂,让我们获得一个优质的人生。

例如网络,我们当然不能一味抵制,但我们希望成为网络的驾驭者,将网络纳入我们的生活框架,享受网络的便利和娱乐。

总之,我们不是要抵御诱惑、消灭诱惑,而是要管理诱惑,将诱惑纳入人生框架,构建一个适度娱乐,工作、学习、生活相平衡的人生。

这才是我们管理诱惑的目标。

以我对美食诱惑的管理为例。

美食的诱惑太大了,这也是很多人减肥失败的罪魁祸首,但其实,我们不需「谈美食色变」,合理饮食即可。

至于如何合理饮食,躯体标记理论正是我采取的方法——我刻意记录了饭后的感受:

5~6 分饱,会感觉比较饥饿,不太好受;

7 分饱,略有饥饿感,但不难受,甚至还有点舒服;

8~9 分饱,没有饥饿感,但也没有愉悦感;

10 分饱,觉得撑,不舒服;

吃撑了,会非常难受,而且会自我责备,产生挫败感。

通过这样不断地澄清饮食与感受之间的关系,我就能够确定什么程度的饮食是舒服的,什么程度的饮食会让自己难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觉察,我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合理饮食。

对于生活中大多数的诱惑,我们需要做的是平衡,而不是彻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