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很难成功?(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条件所限,哪怕是走路这种看起来最普通,最日常的事情,他们可能都要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承受比别人多的痛苦,更别提成功了;爬行脑(本能脑)、边缘系统(情绪脑)和大脑皮层(理性脑),本能脑都被限制)

深层次的原因不想谈,因为道理总是空泛而无力的。

只说一件事。

若干年前,在一次活动中接触过几个家境非常贫困的山区孩子。

我带他们吃了肯德基,他们怯生生的,但是都很高兴。

接下来,又带他们去了博物馆。

一层层的带他们看,给他们介绍。

孩子们都感觉很新奇,兴致也很高。

第一层很顺利,他们也都很配合我。

但是到第二层的时候,开始出现问题了。

他们普遍开始烦躁,对我的讲解爱答不理,看到椅子就过去坐着,叫也不起来继续向前。

我很困惑,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好。

同时也挺生气的,自己牺牲时间,花费金钱,义务带他们吃好吃的,增长见识,但他们却这么不配合。

真的很不满。

但是再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不对劲。他们每次在椅子上休息一会之后就会好很多。然后走一段路就又开始烦躁。询问他们,孩子们也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反复几次之后,我突然明白了,走路使他们痛苦。

再观察,发现应该是鞋子的问题。

当时是盛夏,他们穿的都是看起来就非常劣质的凉鞋,大小也不是很合适。

我问其中一个相对活泼的孩子,是不是鞋子不舒服。

他低着头轻声说,鞋子磨脚,走一会脚会很热很热,脚底会很疼。

我叫他脱下鞋,发现脚上有的地方已经磨出水泡,有的地方已经磨破皮了,有血丝渗出。

其他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的脚要么红肿,要么破皮。

他们后来说,在家里的时候,穿鞋出去就在河边玩,或者随身带个水瓶子。走一会,就把脚伸到河水里降温,或者用水瓶里的水浇一下,这样,脚就不会热的难受了。

但今天在城里,他们没带水瓶子,也没有河,所以脚又热又疼的时候就只能忍着。

当时,我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我觉得自己是在为孩子们好,带他们见世面,但实际上,是他们忍着巨大的痛苦在全力陪着我。

而我,竟然刚刚在他们不配合的时候还想生气。

真是很惭愧。

我暂停了博物馆之行,带他们简单处理了脚上的伤口,去买了几双质量比较好的鞋子。又给他们买了身舒适的衣服。

因为我发现有的孩子的衣服料子完全不透气,热的很难受。

穿上新鞋子以后,他们都很开心,说这双鞋子好,走很多路也不会觉得脚疼。

我又带他们继续参观了博物馆,这次,没有人烦躁了,我们都很开心。

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三观。

从此以后和人接触,我不会再想我要为他做什么,而是通过观察和交流之后明白他需要什么,然后再去做。

这件事同时也能说明,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条件所限,哪怕是走路这种看起来最普通,最日常的事情,他们可能都要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承受比别人多的痛苦,更别提成功了。


PS:

也许你不用惭愧 因为你生气的时候并没有向孩子发脾气 而是耐下心来去寻找具体的原因

答主你这样的人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现实中穷人遇到跟他们打交道的比他们优越试图帮助的人能够突破你的第一层状态的,十中无一,这大概就是穷人难以成功的原因所在吧。

小学课本里经常出现的少年宫 是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形状的梦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看到这个故事,很感动,有人问过我需要什么,当时觉得问别人拿东西很羞耻,从来没想过自己需要什么,自己也在底层,原来自己需要并羞耻,什么时候有人在意我需要什么
这样的难度挡住了大部分穷人出头,但是这样环境下能够冒头的都很厉害。
属于养蛊了。

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才培养方式”其实说穿了都是养蛊。没办法,原材料太多,与其费心按照理想的样子去雕刻,不如立一个模子让所有材料过筛更快。

通过一层层的苦难筛选,最后剩下来的极其优秀,然而那些被筛选下来的,就是一生的炼狱模式,还没有兜底,而好人家的孩子,不管最后是否优秀是否成功,但起码能兜底,不至于会成为炼狱人生模式
这个是无解的,数量太大已经没办法个性化培养,培养出来也没有多余的位置进行安排。
东亚的教育本质上就是筛选机制,淘汰的并不是不合格的,而是选择最优秀的。
对竞争失败者太残酷了,说实话一般人还是移民来说比较好,毕竟底层的门槛较高,起码能够安稳一生。当然随着中国崛起不知道西方的安逸日子还能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