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的形成与分类和情绪劳动价值)

 情绪价值,顾名思义,它是由“情绪”和“价值”两个词组合成的,它一方面有着和其它价值类似的流通属性,另一方面又与情绪息息相关。

  虽然情绪价值最近几年才被重视,但实际上很多历史事件,都与情绪价值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我们所追求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情绪价值。

  无论你追求高尚的信仰,深奥的知识,长久的友谊;还是追求权力,利益,名声,本质上都是想给自己带来愉快的心情。我们如何获得更多的情绪价值呢?

  要想真正理解情绪价值,我们应该先理解情绪的本质,寻找情绪与外界互动的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这即是科学的思维。

情绪的形成与分类

  我们的情绪也是进化而来的,大自然让我们进化出情绪,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心理学家把我们大脑中掌控情绪的部分称为“情绪脑”(详细内容参见我的一个回答:为什么有些青春期的女孩喜欢混混式的坏男孩?)。

  情绪脑在“三位一体大脑”的逻辑结构中,具有最高的行为决策权限,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在极端兴奋,悲伤,愤怒或恐惧的时候行为完全失去理智。

  而人的理智来源于理性脑,虽然非常聪明,但是只是一个参谋,在与情绪脑发生决策不一致的情况时,理性脑只能选择让步,屈从于情绪的决策。

  人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即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它们会在不同的环境出现,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增加我们生存的几率。

  快乐情绪通常是在满足生存和繁殖机制的环境中出现,它的目的是形成一种“成瘾机制”,让我们不断追求更利于生存的食物和更利于繁殖的异性。

  这种机制一方面驱动着我们做积极的事情,通过劳动创造更好的生活,为了友情和爱情牺牲自己的利益顾全大局;但另一方面引起过度追求则会产生负面作用。

  比如对金钱的贪欲引起了以利己为目的竞争,在情感诱惑面前缺乏抵抗力,还有成瘾类药物的滥用,都属于过度追求快乐情绪引起的后果。

  悲伤情绪则是一种同理心和同情心机制,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时,也会感到难过。这种机制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感中,让合作更加密切。

  在道德约束力不高的环境下,悲伤情绪能让人自觉遵守道德。因为违反道德会给他人造成不幸,从而自己也难过,这就促使我们做事都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后果。

  虽然悲伤情绪机制能增强我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但如果悲伤情绪持续时间过久,或者过于强烈的悲伤情绪会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导致我们做事无力,失去兴趣,甚至失去对未来的希望而放弃生命,这即是“抑郁症”。

  快乐情绪和悲伤情绪都是促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可以称为“和平情绪”。快乐情绪是正面体验,驱动我们去追求,称为“正面情绪”;悲伤情绪是负面体验,驱动我们逃避,称为“负面情绪”。

在战争中形成的情绪

  在我们文明的社会中,有着快乐和悲伤两种情绪即可让社会有条不紊的运转,但为什么还会有愤怒和恐惧情绪呢?

  这是因为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建设活动。我们的祖先不仅要与其它动物争夺生存空间,还要与同类争夺生存空间。

  在养殖业形成之前,打猎是我们祖先主要的肉类来源。我们一方面需要与食肉动物争抢猎物,另一方面则要防备食肉动物的偷袭。

  恐惧情绪的形成就变得非常必要。如果没有恐惧情绪,在猛兽面前即使势单力薄也无所畏惧,那极容易被猛兽杀死,并不利于生存。

  恐惧情绪出现让我们能逃避危险,把可能导致死亡的因素防患于未然。但是,它也容易被人恶意利用。封建家长,不良老板,都是人为制造恐惧情绪,让员工被迫服从指令。

  国家强制力机构也是通过暴力惩戒,让同理心和同情心不足而犯罪的人产生恐惧情绪而不敢去犯罪,从而维护法律的权威,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目的。

  我们的祖先也经历了很多与同类的战争。这些战争导致了人属只剩下智人一个人种。在与同类的战争中,愤怒情绪为战争的胜利起了关键作用。

  痛觉是一种很早形成的感觉,它促使动物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伤害,它产生的负面体验能让我们避免受伤,并对已受的伤努力创造愈合条件,这是一种保护机制。

  然而这种机制却在与同类的战争中发挥不利作用。在人类的同类战争中,个体的体格相当,武器也相近,攻击输出与防御值成为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在战争中我们一旦受了伤,就会感觉到疼痛,同时产生疲劳感,从而停止向敌人的反击,变得更容易被敌人杀死。而愤怒情绪则一方面能一定程度屏蔽痛觉,另一方面增强破坏欲望,从而减少了受伤引起的攻击输出被削弱问题。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两个极度愤怒的人打得痛破血流依然没有停止打斗——他们都处于极度愤怒状态,感受不到轻度伤害造成的痛觉。

  愤怒情绪也会造成对方的恐惧情绪,从而让对方妥协,达到了“不战以屈人之兵”的目的。但是在这个文明时代里,它造成了情绪伤害,破坏了公平性,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愤怒情绪和恐惧情绪是人类为了适应战争环境而形成的,可以称为“战争情绪”。它们的体验都是负面的,在和平年代中,这套机制造成的弊端远远超过它能带来的优势。

影响情绪的环境

  前面讨论的四种情绪,只有快乐情绪是正面的,促使着我们去追求;悲伤,愤怒,恐惧情绪则都是负面情绪,促使我们去避免或者化解。

  情绪价值即是让我们产生正面情绪,或者化解负面情绪的语言,行为或环境。比如一个幽默的段子,让人开怀大笑,这即是创造正面情绪的语言。

  在你在环境中很绝望时候,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你看到了希望,帮你走出了困境,这即是化解负面情绪的行为。

  当你面对着威协,陷入恐惧的时候有人帮你解除了威胁;或者当你面对着不公平的对待,心里报怨不公的时候有人为你讨回了公道,这些都是情绪价值。

  前面讨论的情绪价值都是正面的情绪价值,那有没有负面的情绪价值呢?有的,但通常称为“情绪损失”,即导致人失去正面情绪,或者造成负面情绪的语言,行为或环境。

  例如,虚报好的结果,最后真相暴露,让人空欢喜一场;为了利己的目的给他人造成损失让人难过;威胁别人让人恐惧;嘲讽别人让人愤怒。这些都是给人造成情绪损失的行为。

  情绪损失的伤害甚至比物质损失更高,这也是很多坚守信仰的人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意接受放弃信仰造成的情绪损失。

  情绪价值和情绪损失虽然不能像货币一样显示流通增值,但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暗中流通,甚至在流通中也会增值。

  创造情绪价值的人往往自己也会得到情绪价值,让别人高兴,为别人排解了烦恼,产生了成就感,同时也能与对方产生共情。

  对于仇人,成功给他们制造情绪损失,也会得到情绪价值。把仇人惹愤怒,但是却让对方没办法回击,从而产生报复的满足感。

  得到情绪价值的人好的心情也会让氛围更融洽,从而间接影响周围的人。而承受情绪损失的人则会产生“踢猫效应”,让周围的人也不高兴。

创造情绪价值的行为——情绪劳动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情绪价值也不例外。创造情绪价值的行为称为“情绪劳动”。情绪劳动分为两种,一种能为他人解除或消减负面情绪,另一种则能为他人创造正面情绪。

  人之所以会产生正面情绪,通常是心理需求被满足。人最大的心理需求是被他人认可,因此,赞美,感激,欣赏,仰视,都会产生正面情绪。

  而负面情绪的消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情绪损失的补偿,另一种则是共情。悲伤,恐惧,愤怒,这三种负面情绪也有各自的有效消减方式。

  悲伤情绪的形成通常是与和自己相关,相似或认可的人遭遇了不幸。亲朋好友是与我们相关的,现实中与我们经历相近的人是相似的,悲剧小说中的人物虽然与我们不相关,但我们认可他的价值。

  如果这些人遭遇了不幸,我们确实会很难过。但是如果与我们相关的人得到了补偿,比如死亡的人的后代生活地很幸福,不幸的人最后被人理解,悲剧人物被后人敬仰,我们会都会感到欣慰。

  这即是消减悲伤情绪的有效方式:让触发悲伤情绪的人物得到补偿甚至升华。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了蝴蝶生活在了一起,革命中的英雄被历史永远铭记。

  悲剧小说之所以能够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很大原因就是悲剧情节牵动了读者的情绪,虽然为读者制造了悲伤情绪,但另一方面让读者看到了令人欣慰的结局。

  悲伤情绪的另一种消减方式就是共情,如果我们把自己遇到的类似的困境和悲伤的人分享,倾听悲伤的人的倾诉,那悲伤情绪就会有效消减。

  因为这样就会让悲伤的人感觉到自己并不孤独,还有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样,从而产生一种融入集体的欣慰感。因而倾听,分享同样遭遇,也是有效削减悲伤情绪的一种方式。

  恐惧情绪通常是当自己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触发的。比如父母的愤怒可能导致自己被抛弃,老师的愤怒可能导致自己被严惩,领导的愤怒可能会导致自己面临失业。

  对恐惧情绪的安慰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起到长远的作用。长远的作用是传授应对技能。比如溜须拍马,稳住这些坏脾气的父母,用舆情威胁坏脾气的老师,抓到领导的把柄,以此为筹码与领导和谈,等等。

  对于愤怒情绪,如果是你的父母,老师或者上司,要想帮他们化解,做检讨是有效的策略。注意,检讨的内容并不是你认为你犯的错误,而是他们想看的内容。

  这在本质上也是溜须拍马的一部分,并不是妥协或屈服,而是一种斗争策略。只有隐藏起来,取得他们的信任,你才能有机会找到他们的弱点反击。

情绪价值到底有多重

  虽然情绪价值不是真金白银,但你会发现,它能给我们的体验一点都不比物质利益差。甚至会有人为了信仰心甘情愿去牺牲,因为捍卫信仰本身也是巨大的情绪价值,甚至超过了生命。

  生命的价值几何呢?在法律里认为,生命属于在物质利层面上的无价,但也仅仅在物质利益这个层面上而已,并不能和捍卫信仰带来的情绪价值比。

  情绪价值层面上有无价的事物么?我们可以认为,尊严即是情绪价值层面的无价事物。所以排序就是:尊严 > 一般情绪价值 > 生命 > 一般物质利益,这也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有时候要用生命去捍卫尊严。

  相比物质利益,情绪价值是建立真正的感情最基础的条件。哪怕父母给多少物质利益,哪怕老师教给我们再多知识,如果一直给我们造成情绪损失,那也无法建立真正的感情。

(参见回答:忠君思想是PUA吗?)

  违规开辅导班的老师,之所以会被学生反水举报,是因为他给学生造成了负面情绪。学生在举报的时候甚至不会任何道德压力。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在内心,都会认为那些给自己造成负面情绪的人是恶人,应该不惜代价讨回公道。

  相比之下,如果一个好老师,在你缺乏自信的时候鼓励你,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安慰你,给你带来希望和快乐。他同样违规开辅导班,你忍心举报这样的好人么?

  一个正常的人,对物质利益,甚至对生命,都可以轻易反水,但是对尊严,对情绪价值却非常忠诚。所以说情绪价值也是维持忠诚的必要条件。

  情绪损失,也是反水的催化剂。被举报的老师,通常都是坏脾气,让学生蒙受了情绪损失,所以才用这种方式报复。远离父母的孩子,通常也是父母冷落或者语言暴力把孩子赶跑了。

  情绪损失有无意中造成的,也有故意制造的。各种PUA,杠精的杠术,都属于故意制造的情绪损失,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防备。同是,我们也应该小心谨慎,避免无意给他人造成的情绪损失。

  最常见的无意造成的情绪损失是给出的负面评价。如果我们被要求评价一样事物,请我们评价的人通常都是很在乎结果,把事物与自己的价值绑在一起。

  如果我们的评价真的不高,也要记得很赞美,然后指出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能够达到真正帮助人的目的。如果直接给负面评价,那就属于害人的套路了。

  愤怒情绪也会给下属造成情绪损失。所以如果你手里有权力,想要表达对下属不满意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和颜悦色。如果情绪失控,前面讨论过了,负面情绪会促使他们反水。

  你自己的快乐情绪也不要轻易表达。人是善于嫉妒的动物,抒发快乐情绪的文章都让人觉得肉麻,所以这类文章都是反面教材(参见Geometrie:理科思维者学语文,到底要学什么?)。让大家一起快乐的好消息可以表达快乐情绪。

  悲伤情绪卖惨可以避免被嫉妒,但是也会让更多的人幸灾乐祸。所以如果心情郁闷,除了可以花钱找心理医生去倾诉以外,不要以为身边的人可以为你排解。

  鲁迅的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就是这样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的人缘不差,但我知道,如果我试图向周围的人索取安慰,得到的一定不是同情,没有被再加一脚就不错了。所以不如闷在心里,就算闷出病来,也比被落井下石强。

  虽然情绪劳动能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无法自己产出自己消费。我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只能来自于他人。如果他人拒绝为你提供情绪价值,那你也难以让自己快乐。

  因此,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是每个人都有着情绪劳动的能力与意识,为他人创造情绪价值,那我们每个人也同时会成为受益者。

  情绪价值也只能由人来提供,所以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对人类的模仿有多么真实,都无法代替人类的情绪劳动。

  情绪价值也是人类的终极价值,哪怕一个躺在病床上无法劳动的老人,只要他擅长情绪劳动,愿意倾听子女对生活压力的倾诉,安慰子女,子女依然不愿意他离开。

总结

  综上所述,情绪价值建立在情绪基础之上。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四种。其中快乐情绪和悲伤情绪适应和平环境,能促使我们的劳动与合作。悲伤情绪和愤怒情绪适应战争和狩猎环境,能让我们躲避危险,屏蔽痛觉,增强破坏欲望。

  快乐情绪给我们带来正面的体验,属于正面情绪;悲伤,愤怒和恐惧情绪给我们负面体验,属于负面情绪。能够带来正面情绪或者消减负面情绪的语言和行为即是情绪价值。

  创造情绪价值的活动即是情绪劳动,它包括能创造正面情绪的赞美,认同,欣赏,仰视;也包括能消减负面情绪的倾听,共情,策略分享,检讨。

  情绪价值比物质利益更能让人忠诚。我们一方面应该避免来自他人的负面情绪伤害,另一方面应该避免自己无意中给他人造成负面情绪。

  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擅长提供情绪价值的人,那你的人缘一定不会差,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异性的赏识(参见:为什么老实人就不能学学渣男的前期呢?),家庭也会更加和睦。

  情绪价值无法自己产出自己消费,情绪劳动的能力与技术应该被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