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的管理:我应该关注谁?(我们能直接针对那个信息的内容来做出鉴别,而不是针对信息源。换言之,对事不对人,这才是上策。对人不对事,这顶多算是中策,有时候还是下策;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巨人们的通用语言英语,学会上全球互联网,学习逻辑学和统计学)

最近和朋友聊到一个很重要也很有趣的话题,那就是自媒体时代。

什么是自媒体时代呢?我们引用一小段百度百科里的话: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与自媒体时代相对立的,是传统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就是电视台、杂志社、出版社、报社等。在以前,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还不存在智能手机,因此也就没有移动互联网。那个时候,人们获取的信息,要么是从身边的人那里口口相传的,要么是从电视机、收音机、报纸、杂志、书籍上看到的。

先不考虑口口相传这部分,只考虑传统媒体。这部分媒体,理论上是有一个筛选机制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上电视,在被电台节目的主持人邀请作为发言嘉宾,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通过出版社来发布自己的作品。

媒体界的从业人员,会对信息做一个初步的筛选,把那些明显不靠谱的信息给剔除掉,留下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然后再通过传统媒体,传递给社会大众。而且,媒体界的从业人员,他们都不是傻瓜。很多人都是读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还是有一些眼光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筛选机制是不完美的。有个叫张悟本的人,就曾在电视节目上宣扬伪科学信息。而电视台的人不仅没有把他作为垃圾信息传播者给筛选掉,反而误以为他是在传播优质信息。他们利用传统媒体的力量,将他产生的那些垃圾信息传播得更广了。张悟本不是孤例,类似的例子特别多。

其实,我们不该对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有太高的要求。因为人都是会犯错的。记者和编辑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所以有时候他们看走了眼,误把垃圾信息当成了优质信息,这是可以原谅的。有时候,他们也承担着特殊的压力,身不由己。

但是,到了自媒体时代,情况又不一样了。现在人们都很少看电视,看报纸了。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大家特别喜欢利用手机上的某些app,观看自己关注的那些信息源所产出的信息。比如说,微信就有公众号功能。你现在读到我写的这篇文章,那你很可能就是“认真想”这个公众号的关注者。你还可能会读我写的其他文章。

同时,你还在不同的平台上关注了不同的人或者组织。这些人或组织产出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再加上你身边的人传递的信息,可能就成了你日常所摄取的信息内容。这些人或组织,他们并不是传统媒体,至少不全是。他们可以看作自媒体。

理论上,我也可以算是自媒体。你通过我这个媒介,获取特定的信息。有些人关注我,可能是比较喜欢我推荐的书。他们会参考我的推荐,来做出阅读决策。有些人可能是对于批判性思维、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感兴趣,他们关注我,获取我产出的特定信息,目的是获取特定的知识。

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要面临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我应该关注哪些信息源,不应该关注哪些信息源?

在传统媒体时代,虽然你也有选择,但选项特别少。但在自媒体时代,你的选项实在是太多了。你动动手指头,在一块玻璃屏幕上点一点,就能关注数以百计的信息源,或者取关数以百计的信息源。

面对如此多的选项,你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你怎么知道哪些信息生产者是在产出垃圾信息,哪些信息生产者是在产出优质信息呢?

你怎么分辨你此刻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就是我,是一个垃圾信息的产出者,还是一个优质信息的产出者呢?

其实,人都不是傻瓜。人们还是有一些策略、技巧、窍门,来帮助自己分辨垃圾信息的产出者和优质信息的产出者。比如,假设有一个人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这个人还在某些平台上有一个账号,此时人们就很愿意关注这个人,愿意从这个人那里获取信息。因为,诺贝尔奖得主,在全人类中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这些人说的话,就算不全是对的,至少也是有些参考价值的。

除了名号之外,人们还会根据别的一些指标,来判断那个人是否值得关注。比如,那个人长得漂亮吗?那个人的关注者是否很多?那个人普通话说得好不好?那个人是不是我的老乡?那个人有多少钱?那个人说的话是不是很容易听懂?那个人是不是引证了一大批参考文献?那个人说话是否押韵?那个人说的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顺耳,能让听众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

可是啊,我们内心深处都知道,这些策略都是不够好的。真正好的策略,是我们能直接针对那个信息的内容来做出鉴别,而不是针对信息源。换言之,对事不对人,这才是上策。对人不对事,这顶多算是中策,有时候还是下策。因为,有些时候,你不喜欢的人也会产出优质信息,你喜欢的人也会产出垃圾信息。

有时候,不押韵的信息反而是真的,押韵的反而是假的。有时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虽然我们都知道,对事不对人比起对人不对事要更好。但是,这个对事不对人的上策,它真的是个奢侈品。它就像是一本用金纸打造的秘籍,一般人还真买不起。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说的这话。市面上的批判性思维教材不说有几千本,至少也有几百本。大多都是几十元钱一本。我自己写的《逻辑女孩》、《逻辑学的语言》、《思维的利剑》也都是几十元一本。图书馆里可以免费读。网上有时候还能下载到免费的盗版书。怎么能说一般人买不起呢?

你想,你读了一本几十元钱买来的教材之后,就真的学会批判性思维了吗?你真的能用对事不对人的策略,去分析和评价任意一段信息的内容了吗?

批判性思维需要的是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是奢饰品。虽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但很多经历过糟糕的义务教育的人,失去了童年时还有的求知欲。看着那些中学生和大学生,我就感到难受。明明他们小时候还是单纯地想要获得知识。怎么长大以后,读书的目标就成了维持较高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了呢?

我强烈怀疑,这跟青春期的性成熟有关系。在小的时候,人们获取知识,单纯地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长大以后,人们开始进入激烈的择偶竞争。于是,人们需要通过获取知识来达到某种炫耀的目的,类似于雄性孔雀的尾巴。并且,小时候,人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身份认同。长大后,人们有了一个个给自己提供归属感的群体。人们想要在那个群体中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知识成了提高社会地位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了。

其实,这也没关系。不管你学习的目的是单纯为了求知,还是为了增强择偶权,或者是提高社会经济地位,那都可以。只是,我们需要牢记这几点:

1.有些垃圾配偶,不值得你去在乎和选择。

2.有些垃圾群体,不值得你去认同和融入。

3.有些垃圾传统,不值得你去关心和继承。

这几点也可以凝聚为一句话:有一些垃圾信息的生产源,不值得你去关注。

而分辨哪些信息是垃圾信息,哪些信息是优质信息,这特别特别难。真的,特别特别难。毕竟,垃圾信息都会伪装成优质信息。没有哪个人会自称是垃圾信息的生产者,提醒别人不要来关注自己。好多人特别擅长把自己包装成挺有本事的样子,普通人是很难分辨真伪的。

因此,我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建议,帮助你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做出关注谁以及不关注谁的选择。

我有一个建议,但这个建议很保守,很传统,很落后,很没新意。你可能早就已经知道了,而且也正在这么做了。

我的建议是,你应该回到类似传统媒体时代的标准。你应该去关注那些巨人,那些在各个领域中公认的最杰出的人。

最杰出的心脏外科医生,最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最杰出的喜剧演员,最杰出的诗人,最杰出的心理学家,最杰出的恐怖片导演,最杰出的经济学家,最杰出的Minecraft玩家……

虽然我用的是“最”字,但实际上,我不是指某一个人。众所周知,很多领域是排不出明确的座次的。因此,当我说最杰出的哲学家时,我不是指某一个哲学家,我大概是指某二十个或者三十个哲学家,太多了你也关注不过来。

而且,假设你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你关注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最杰出的二十个人。他们之间的观点也会有冲突。待他们展开激烈的论争,达成共识之后,你就能坐享其成,吸收他们的共识。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一个人,而是要关注很多人。这样才能起到兼听则明的效果。

我的这个建议是一个不太实用的建议。它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它只适用于英语水平还不错,信息素养也比较高,逻辑学和统计学也都不差的人。因为,英语是巨人们的通用语言,而在当今社会,任何不懂逻辑学和统计学的人,都没有资格被当作是巨人。

这个建议,相信你也早就知道了。你的父母和老师可能在你小时候就这么跟你说了。你从小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结识一些优秀的朋友。换言之,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生活在一个好的信息环境之中。之前提到的口口相传的这部分信息环境,它是人际不平等的最大的来源之一。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依靠什么自媒体,他们的朋友圈里就是各行各业最杰出的人才。他们仅仅依靠口口相传,就能获取足够优质的信息。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那么好的社会环境之中。

有些朋友运气不好,没能在一个不错的教育环境中长大。如今英语不佳,不擅长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也不懂逻辑学和统计学。对于这些人,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了。

我只能建议你,多花一些时间学习英语,学会上网(尤其是使用全球互联网而不是局域网),学习逻辑学和统计学。考虑到机器翻译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可能学英语的优先级会降低一点。所以,学会上网搜索信息,学习逻辑学和统计学,这可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