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能对社会发挥什么难以替代的作用?(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并不是“作用”,而是“社会”。只有人组成的组织才能叫“社会”,如果没有人,那“社会”也就不存在了;有用的是“文科”,又不是你这个人;一个人如果以能掌握某项“有用”的技术来将自我视为一种工具,然后并以自己能成为高价值的工具而高兴,那就将自己放在了被遗弃的道路上.因为,工具是要被用的。工具的命运不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而是使用者对其是否有需求)

知道为什么会有35岁危机么?

原因很简单,你没用。

你觉得一切就该有用,那这套体系就自然会你是否有用来进行评价,核算你的“性价比”。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当然不一定是35岁——觉得你的性价比没有了,那就直接换人。

对对对,“理科”对世界有用,但是跟你有什么关系?

有用的是“理科”,又不是你这个人。就如同建筑、土木等专业一样,它跟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也必然会与人类文明同在,但不代表你就能在设计院干一辈子。

题主问题里还拿袁隆平做例子,不外乎是想说明农学有用——但既然农学这么有用,为什么没有多少人会主动报农业大学呢?农学类的考研分数线又那么低呢?

民以食为天,农学专业当然有用,但是之所以农学算是冷门,是因为农学专业的薪酬和发展前景相对较差。

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一个人如果以能掌握某项“有用”的技术来将自我视为一种工具,然后并以自己能成为高价值的工具而高兴,那就将自己放在了被遗弃的道路上。

因为,工具是要被用的。工具的命运不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而是使用者对其是否有需求。

好比说,大多数人换新车是因为旧车已经到了不能用的程度了吗?肯定不是。但是,人家会觉得,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比之前好得多的车,算下来还是买个新车划算,那为什么不买新车?

而在为35岁辩护的时候,那些张口闭口“理科”有用的人,说的是什么呢?

说的是尊严、幸福感、个人权利……总之,他们是绝口不提自己是否“有用”的——因为他们自己知道,用人的机构并不傻,不会放着那些有性价比的人不用,而用他们这群上有老、下有小,精力还不如年轻人的人。

丁仲礼院士此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地球历史上环境恶劣的时代比比皆是,地球的环境再恶劣也不会毁灭地球,我们保护环境要保护的是人类自己,而不是地球。

这个话当然也可以放在那些“理科”上——那些自然科学的知识与人本身并无关系,就算整个人类全部消失,那些知识也依旧还是那些知识。

题目问的是“文科生能对社会发挥什么难以替代的作用”,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并不是“作用”,而是“社会”。只有人组成的组织才能叫“社会”,如果没有人,那“社会”也就不存在了。

既然社会要运转,那么就必然在基础的物质条件之外,有一套适应于不同环境、民族的规则。这才是决定不同国家生活与发展的关键。人文社会学科所研究和应用的领域本就是“人”——这里面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法学。没有人也就没有法律,你跟一群老虎狮子谈法律,它们也只能做好把你当晚餐的准备。

如果要抬杠,说,把一群工科生和一群法学生扔到荒郊野外,工科生能活下来,法学生就得冻死饿死。

啊,你说得对。然后呢?

那你为什么不一辈子住在荒郊野外,展现你的“工科实力”呢?

如果说你终归还是要回到城市生活,那你在这儿掰扯法学生到荒郊野外会饿死,有多大用呢?法学本来就是一个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的学科,你非要剥夺发展程度这个前提,这不是抬杠又是什么呢?

再推而广之,社会福利体系、人文环境、文化习惯等等这些,也都是社会方面而非自然科学方面的差异。很多人对另一个国家的好感,也并不来自于这个国家更“有用”,而是自己在这些方面更喜欢这个国家。

在谈到理科和人文学科差异的时候,总是有人用“理科生做蛋糕”、“文科生分蛋糕”之类的逻辑来简单化二者之间的区别。这种逻辑其实依然是在“有用”的逻辑下进行判断的,换句话说,就是认为文科的“用处”在于“分蛋糕”。

但这种逻辑依然是错的,因为人文学科甚至并不需要有用——比如文学、音乐、美术等等,都算是“人文学科”的范畴,但是这些专业能用来“分蛋糕”吗?

在某种意义上说,“理科生”所代表的工具理性思维的最大问题,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有用,无用之人和无用之物就没有价值。然而,在价值理性的判断中,“价值”却有着另外的含义。

比如说,如果有个孩子,从出生还是就有智力问题,甚至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更没办法工作,必须要依靠父母和周围人的照顾才能生活。那这种无用之人,是不是就该杀了?

我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了解一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优生学指导下的欧美国家是如何进行“优等人种”的繁育的行为,就会知道更多你可能未曾想过的内容。

这就是“工具理性”的核心问题,即当你一切都以“效率”和“有用”为引导的时候,一定会逐步走向极端的“效率”化来清除一切没有用的东西。

当然,如今世界范围内人文社科教育的一大问题,在于大量的人文学科都被分割放在了高等教育体系中。虽然这让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更为专业化,但因为开设的院校过多且基本都是在本科以上的层次,导致大量人文学科的毕业生的确缺乏市场所需的就业能力。这基本也是业内共识了。所以,如果真的不是对某个领域有强烈的兴趣,暂且选个容易就业的专业和行业谋生,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正如我之前在一个“读文学有什么用”的回答里面所说的这段话:

对于个人而言,出于谋生的目的选择更实用的专业和行业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不喜欢而不去看小说或者欣赏艺术品也没有问题。但正如前面所说,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在要求你必须“有用”才能有价值,而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已经烦透了这种价值观的时候,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你转过头,都还有文学会跟你说“其实,没用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来,一起乐呵乐呵”。

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上,我更倾向于人文教育通识化和精英化——这二者并不矛盾,也承认当下的人文学科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但无论如何,以单一的是否有用和是否不可替代作为评价人文学科的标准,这种工具化的判断标准,恰恰容易让自己也变得“没用”。

PS:

每每在这种问题的评论区,总有人会一边说文科没用,一边拿“中国的理工科成就离美国越来越近,文科差得远”来说事。

这种逻辑就十分精分。如果你承认文科没用,那一个没用的东西,你那么在乎它跟美国的差距大小干什么?而如果你承认文科与美国差得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又怎么得出文科没用的结论的?

至于说理工类专业所追求的“不可替代”,从理论上说,也是没意义的。因为任何一种所谓的“不可替代”,都只能局限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的特定阶段。在学科不断细分的当下,一次不算大的技术革命,就很有可能让某个行业直接衰退乃至消失。而当这个行业衰退和消失的时候,再高的技术壁垒,也没啥用。

就说当下,最显著的一个趋势——如果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能取代燃油车成为世界的绝对主流,那么那些持有先进燃油发动机专利和技术的企业,以及企业内的工程师,出路会怎么样呢?

张雪峰在指导选专业的时候,会十分强调“专业壁垒”。但实际上,在理工科专业里,所谓的“专业壁垒”基本广泛存在于大多数专业中——比如地质勘探也是有专业壁垒的,不存在你学了四年计算机,扔到野外直接就能找矿。

那为什么地质类专业不如计算机专业受欢迎?因为地质专业整体上就业的环境、薪资不如计算机专业。

“专业壁垒”这个东西,本身只能表明专业进入的门槛,此外什么都不能代表。从我上大学到几年前,只要是个汽车行业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说中国的汽车发动机有多么多么差的,还说国外的发动机中国怎么怎么比不上的。现在呢?比不上那就不比了呗,你发动机专利就锁柜子吃灰吧。

在社会中,生活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技术本身的迭代是一回事,但是因为技术的迭代而失业又是另一回事。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就是一个有一个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逐渐挤出各行业中低端从业者的过程,期待依靠什么“技术壁垒”就能“难以替代”,只能说明连经济运转的基本过程都不了解。

一句话,想学门“手艺”没什么错,但不要总想着自己“不可替代”。如果把社会看做一架机器的话,那么一个螺丝钉需不需要被替代,并不取决于其本身是否可以被替代,而是整个机器或者某个零部件是否需要淘汰或升级。

难道你以为当年东北大下岗的那群人里,就没有高级技术员吗?


PS:
1.
Olivier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傲慢,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