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观02:什么叫“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01

“光看定义是学不会的

在人脑中,学习是通过例子找出问题和答案的规律,重塑大脑连接而完成。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什么是问题,什么是答案。很多人压根连要学的知识所描述的问题和答案都不清楚就“学习”,最后只是记住知识的描述而已。

例1:这就是为什么你查维基、百度百科,看完定义还是什么都不懂。因为定义是知识的描述。

例2:学习做菜,我们很清楚,问题(输入)食材,答案(输出)是的美食,要学习的是怎么把食材变成美食。通过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让大脑的连接记住了什么样的食材应该怎么切,多重的食材应该放多少盐。

例3:某人想要学习计算机 C 语言,认认真真的记住了培训老师的每一句话,但老师从来没告诉过他 C 这个知识的问题(输入)和答案(输出)是什么,要用 C 做什么(输入怎么变成输出)。最终只是记忆住了知识的描述而已。给他新的任务(输入),他还是不知道怎么把任务变成计算机可执行的步骤(输出)。甚至给他任务后,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哪,要做什么。

02

“信息与知识

然而知识不是信息,学习不是记忆,并无法仅凭记住知识来学会知识。这也是人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以为将知识告诉了某人,对方就可以学会。以为听懂了知识,就表示自己学会了。

信息是具体的情况,知识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例1:你小时候养的狗有四条腿,隔壁邻居家的狗有四条腿,这里有两个具体的情况。但要学习的知识是全宇宙的狗与狗腿数的关系,即狗都有四条腿。

例2:狗剩花了15元买了10斤西瓜,赵四花了30元买了20斤西瓜,这里是两个具体情况。可获得的知识是,可能他们村的西瓜斤数(输入)与价格(输出)的关系是1.5元每斤。

例3: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是爱,人们对花草的呵护是爱,少年对李小龙的崇拜是爱,男生付出了金钱要求对方一定要回报自己,不是爱,是交易。4个实例中,爱的共性是奉献。输入是事件,输出是判断是否为爱。这种判断类的问题叫做分类。可以是多个类别。

为什么一定学习?正如学习观01和上面的例子所展现的,这些实例我们一辈子都记不完,也穷举不出所有的不同情况。只能找出共性,来判断从来没见过的事件是不是爱。来判断一锅的食材该放多少盐合适。

03

“改变你的大脑连接才是学习

然而知识的描述只是对学习起到指引的作用,最终的学习一定要通过例子理清问题和答案的关系来重塑大脑连接

这就是为什么在讨论、写文章、以及辩论时一定会伴随着例子,而不是单纯的对知识进行描述。因此在看书时,也要注意区分,哪些是例子,哪些是对知识的描述。我个人在写文章时,甚至常常会将例子和知识描述分开来写。

例1:游泳并不是看了游泳书就能学会的,而是需要通过无数个例子来重塑大脑的神经连接。所以需要时间,需要睡眠,反复几天的重塑后,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看过什么新的游泳书,但就会游泳了,因为大脑连接重塑了。

例2:真正学会的知识最难忘记,而且是越复杂的知识越难忘,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流落荒岛10年的人后回家后照样可以听懂母语,毕竟大脑连接已经构造出这种信息与信息的关系。

04

“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华罗庚的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学习方法就是指:先尽可能的搜集更多的例子帮助你体会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而当你真正学会的时候,这些例子就被压缩成知识。

例1:单看我的视频并且自己不去联想例子、也没有看这个文章,只是看完就完了的人,只会觉得他懂了。但实际没有。1分钟的视频是装不下那么多信息的,《学习观》视频最大的作用在于调动注意力帮助梳理关系,但若看完了梳理的关系而不去联想身边的无数个例子从而改变自己大脑连接的话,也就没有做到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05

“学得的知识不一定正确

最后,由于学习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所以需要验证从现有例子中所提炼的知识,是否能描述问题和答案的真正规律,而不是仅仅记忆了现有的例子。

例1: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考试。考试的目的正是为了验证你构建的关系是否正确,通过分数来回过头调节自己的学习。不幸的由于成长环境的因素,让学生以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得高分。

例2:因为学习的核心是从少数例子推出规律的归纳法,永远无法保证正确,只能保证符合现有的例子中。所以需要来不断通过验证的方式调整自己归纳的规律。比如牛顿力学在宏观例子中好用,但在微观例子中就出现误差了。